青铜峡峡谷石刻揭秘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内容

青铜峡位于牛首山北,黄河流经其间,入口在距已经淹没的张恩堡北12公里的哆锣嘴,出口为龙王庙。峡长8公里,两岸悬崖绝壁,水流湍急。

不知什么年代,在峡谷东岸崖壁上,依山就势开凿出一条栈道。成为从中宁张恩堡至金积县一条捷径。栈道宽窄不一,窄处约2米左右,能通过行人和毛驴,有时人畜不慎还会坠入河中。

大坝建成前的“青铜峡”石刻

年,民国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拨款2万元,由当时的宁夏省自筹10万元,由宁夏省建设厅厅长兼工程处处长马如龙、工程处副处长柴桂勋督工,调集马鸿逵十五路军官兵人,并同灵武、金积、中宁三县民工,遁原小路扩劈修路,历经59日修成宽8米的公路,外砌护墙。

从此南北交通比较便捷了,而且也结束了自古宁夏至兰州走北路的历史。

青铜峡东岸有三大山洪沟,从哆锣嘴入峡2.5公里为头道沟,又一公里许为二道沟,再一公里许为三道沟。

各沟内灌木丛生,以酸枣刺为多。

头道沟山势陡峭难行,二、三道沟地势较平坦,出沟即达营盘梁和东寺,所以土匪多在这里出没,尤以三道沟最多。

经过青铜峡的商旅们为了免劫,往往结伴而行,少则四五人,多则十几人,有些还持械作自卫准备,入峡时相互告诫,峡内要走得快不休息,密切注视沟内动静,以便采取防卫措施。

大坝建成后的“青铜峡”石刻

一道沟公路上方石壁刻有“青铜峡”三个大字,大字右边还有一行小字“民国丙子年中秋月”,这表明是年9月题刻的。

二道沟是中宁县和金积县的交界处,沟口立有一块高约3米左右的石碑,双龙纹高浮雕碑首,瑞兽形碑座,碑身正反面竖书苍劲的行楷“青铜峡”三字,下款邵元冲题,石碑建造年代暂无从考证。

二道沟至三道沟中间有个“阎王匾”,据说系清代所凿。石刻匾已漫漶不清,但依稀可辨。

在原匾附近,石刻有尺余大“可恨”二字,末款是“陇右马鸿逵题”。不言而喻,马氏题字的含意是针对土匪的。

峡谷岩壁上的“洗心泉”石刻

杨柳泉在阎王匾的不远处,泉有三眼,滴滴清水从石缝中流出汇集成泉,泉水清澈甘洌。炎炎夏日,行人至此无不饮用盥洗。

泉边石壁上刻有“洗心泉”三个大字,意为引用此泉之水,可以清除内心的污浊,以清心寡欲,洗心革面为圣人。

当时,金积、灵武县长及各界代表为感念马如龙德政,便请银川何建候题字“化险为夷”“流芳百世”,刻于“洗心泉”石刻两侧崖石,以做纪念。

建坝后淹没于黄河水下的“青铜峡”石碑

年12月,“青铜峡”石刻、“洗心泉”石刻分别被列为青铜峡市文物保护单位。

往期文章:

■“砍尖”,年少时玩耍的游戏你还记得吗

■见证宁夏军垦创业史上的窑洞

■60年代的银川“第一居民楼”

■西夏黑水城的“神秘宝藏”

■“沉睡”的青铜峡铁路支线

■宁夏古迹寻踪:灵武境内的烽火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jiannanzhong.com/lzcs/10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