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癌转移无法避免,请为患者选择伤害最小的

今天我讲述的是一周以前我们治疗的一例癌症患者的故事。目前,患者已出院,随访结果较好。与癌魔抗争是一条漫长且艰险的道路,希望她始终把医护人员当做最可信赖的战友,一如既往、勇敢坚强地活好每一天。

盆腔大清扫术后,她经历了漫长的病程折磨

早在年5月,家住北京的陈女士(化名)出现腹胀、食欲不振,体重短期内下降了7.5公斤。陈女医院门诊就诊,经妇科超声检查,于盆腔中子宫后方发现边界清楚但形状不规则的包块,体积为11.6X11.6X6.2厘米。医生考虑为卵巢恶性肿瘤。当年7月,陈女士接受了开腹探查及肿瘤细胞减灭术,包括全子宫双附件切除、阑尾大网膜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膀胱直肠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IIIC期[1]。

术后,陈女士进行了6个周期化疗。年11月复查时,发现盆腔中有多发肿物,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癌,随后又接受了4个周期化疗和一段时间中药治疗。

年2月,陈女士再次复查,通过全腹+盆腔增强CT检查,发现盆腔(阴道残端、双侧髂血管区、双侧闭孔区)及双侧腹股沟区有多发囊实性肿物,较前明显增多、增大,最大者直径已超过12厘米。经过3个月化疗,淋巴结及盆腔肿物仍持续增大,其中下腹致阴阜部的肿物增大极为迅速,严重影响患者坐卧和行走。

陈女士几年来一直遵循医嘱,但癌细胞在她体内的转移速度远快过治疗进展。盆腔“大清扫”的手术治疗之后如何制止体积快速增大的转移癌病灶是当务之急,医院外科、内科和肿瘤科专家会诊,认为她的情况已经无法再次承受开腹手术和单纯的放、化疗。经过专家推荐,患医院的介入超声医学科。

为癌转移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微创治疗方案

我们全面评估了陈女士的身体状况,决定采取如下方案:在超声引导对转移病灶进行微波消融,分次灭活肆虐的癌细胞,尽量遏制转移速度;同时,在第一次消融治疗后,对下腹至阴阜部的巨大囊肿穿刺引流,减少疯长的囊肿对身体的严重压迫,让她至少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起居。

(为避免读者产生心理不适感,图片进行了黑白处理及隐私处理)

年6月6日上午,我们为陈女士进行了介入超声治疗。

术前超声诊查

超声所示,由转移癌(十字左上方白色团状影)引起巨大囊肿(十字所示区域囊状影)

消融治疗前造影

我们首先进行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治疗,将盆腔中转移复发结节及囊肿形成的源头灭活。

消融治疗过程

微波消融后造影,左上转移癌区域已被消融

接下来,我们通过穿刺引流,将肿物内聚集的液体导出。患者既往手术及治疗史、囊肿的生长位置,与周围血管、神经和重要器官的毗邻关系,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术中麻醉的难度,我们精确地计算消融针进针路径和消融时间,术中医师、护师与麻醉医师默契配合,一台难度较高的消融手术顺利完成。

随后,我们进行第二步的穿刺引流,从囊肿中引流出毫升液体,原本高高隆起的囊肿逐渐变平,患者下腹部的肿胀和疼痛感也逐渐消失。本次治疗虽然没有动刀,但相当于从功能上“切除”了囊肿形成的来源。

穿刺引流后,囊肿中的液体被引出,巨大肿物从体表“消失”,下腹部逐渐恢复平坦

卵巢癌术后发生转移,盆腔出现囊肿,该如何应对?

卵巢癌术后发生转移癌并多发囊肿,是癌症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2],[3]。引起囊肿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果是淋巴囊肿,会随着体积增大,内部压力也慢慢增大,有些病人会自己摸到腹股沟附近或下腹有包块。当压力足够大时,病人会有胀的感觉,严重时会有疼痛,并影响生活质量。此外,当淋巴液产生量很大时,可引起体内营养丢失,有些病人出现低蛋白血症。

本例患者为转移瘤发生持续出血,因出血导致囊肿的不断生成和增大。如果我们只穿刺抽取囊肿中的囊液,不进行消融治疗,结果只是缓解症状,治标不治本。微波消融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杀灭转移病灶,即阻断囊肿中囊液形成的来源。

医者感想

陈女士是一位性格温和的中年母亲,身处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她的病历上有满满一页的手术、转移、化疗、用药的记录,证明5年来经历的巨大身心创伤,与之相比,她言谈中表现出的淡定与平和让人忍不住心疼。或许是这些年经受的苦难,让她对面临的治疗始终能够做到从容应对。患者难以想象的坚强,让我们医护人员感到敬佩。

对癌症术后转移患者,医生能做的救治是很有限的,这更需要我们提供精准、有效、痛苦少的治疗,考虑治疗方案的个体适应性。此时患者健康基础已经非常脆弱,医生需要把所有问题分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先解决主要矛盾,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身体,维持生活质量,并且让他们的治疗和今后的生活有尊严感。

同行们常说,长期以来,医学教育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专业技术学习上,偏废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我看来,医学的科学技术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是一块“整钢”。人文本来就是技术的一部分,二者不可分割。另外,患者的手术刀口会说话。我们曾经多次遇到癌症转移的患者需要再次治疗,由于前次手术后病灶大面积粘连、增生,无法进行二次开放手术,最后只能选择介入治疗的情况。深藏在患者皮肤下的一层层手术切口,在超声探头下,无声地揭示着既往术者的能力和责任心。

患者对医者的信任,来自对医者技术和能力的切身感受。想到这个,是因为我们在工作中会面临一些临时机动的决策。举个例子,有时候因为肿瘤位置凶险,消融针进针难度高,麻醉难度也高,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段局部麻醉,患者可能会因为暂时疼痛情绪激动,哭喊抗拒,甚至要求终止消融。这时候医生该如何判断?一方面,要与麻醉师快速、冷静、坚定地做出判断,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麻醉剂量,充分考虑到个体需求,尽量让患者少疼、少出血、心情平静,让他们在手术台上感受到安全和被保护。另一方面,我们也会耐心告知患者“请您和医生一起坚持,不要因为一时的疼痛轻易放弃治疗,相信我们,我们会竭尽全力保护你”。这是医者的责任,更是医者的能力,这种能力必然包含技术和人文两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RebbeckTR,LynchHT,NeuhausenSL,etal.ProphylacticoophorectomyincarriersofBRCA1orBRCA2mutations.NEnglJMed.,:-.

[2]高雨农,刘静贤,王文,等.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比较分析.中华肿瘤杂志,,27(3):-.

[3]王军燕,刘爱军,崔秋丽,等.卵巢肿瘤超声造影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08(01):-.

专家介绍

于明安,男,副主任医师,医院博士和博士后,医院介入超声医学科副主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学会常委,海医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介入超声学组常委,医院学会甲状旁腺及骨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年毕业以来,先后从事放射诊断、超声诊断、CT/MRI诊断工作。年起,师从介入超声领域知名专家、中华医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梁萍教授学习介入超声相关技术,并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每年完成介入手术量近台,主要擅长肝癌、肾癌、甲状腺/甲状旁腺肿瘤、肺癌、子宫肌瘤、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引导下微波/射频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同部位囊肿如肝囊肿、肾囊肿、盆腔囊肿的硬化治疗;不同部位脓肿或积液的置管引流;不同部位肿瘤的穿刺活检、超声造影;疑难病例的多种影像学综合诊断等。

发表中英文论著30余篇,参与编写中英文书籍6部,获得科研奖励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并多次参与科技部实施的重大课题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发明利用高频超声监测婴幼儿钙营养的新技术,首次发明利用影像学评价人体生物力学的方法;在介入超声领域,论文“微波消融肝内胆管细胞癌(SCI)”获-年度中国介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十篇文章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微波消融术后复发性甲旁亢的报道,并在国际影像专业最具影响力的“RADIOLOGY”发表微波消融甲旁亢的相关文章。

医院介入超声医学科现已开通介入超声微创治疗普通门诊和国际部门诊,同时开通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肝脏肿瘤和子宫肌瘤4个微创诊疗专病门诊,另有疑难病例联合会诊门诊。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二全天、周三下午和周四上午

预约-

欢迎







































中药可以治愈白癜风吗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jiannanzhong.com/lzcs/2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