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拔罐与按摩有顺序
刮痧是将粘着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
刮痧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是很好的锻炼,作为防病来用,安全有效。如想补肾,就光在肾俞穴拔罐;补胃呢,就在中脘和足三里拔罐。
拔罐可补可泄。补呢,就是用罐数量要少,引气集中一处。
通常在外面拔罐时总是满后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将气血引入膀胱经,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但这对于气血虚弱的人便大为不利了。
拔罐最棒的功能就是它的引血功能。
按摩一定要找准经络,穴位找不准慢慢来,离穴不离经就行。如果肚子上压着痛,你要看痛点压在什么经上,然后就按摩腿上相应经络的穴位就行了。胃经上压痛的就按腿上的足三里,脾经痛就按阴陵泉……
敲打和按摩的作用是相似的,可以替代使用(例如敲胆经和胃经)。许多人家里有拔罐、刮痧板,却不会使用,只好束之高阁。现在咱们就拿下来,擦一擦,准备派上用场。
很多人畏惧刮痧,觉得那是损伤皮肤的一种疗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误解的原由就是你没有亲自感受过,只是凭着视觉的经验,就像西医对中医的误解一样,拒绝实际的体会,只凭感观的成见。可当你真正刮过一次,且必须找个懂刮痧技巧的人来操作,你当时就会接纳这种方法,并连呼痛快。
拿颈椎病这个极普遍但是很难治愈的疾病来说,用刮痧法真是手到病除。当然还有很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如果能巧用刮痧法,将会有多少人躲过心脏搭桥的煎熬呀!
至于什么时候刮痧,什么时候拔罐,从哪里刮起,拔多长时间等等许多问题,常常会困扰着大家。我这里就较为详细地讲解一下。
刮痧最好使的工具是刮痧板,再配上一瓶刮痧油,就全了。有人觉得刮痧只适合热症、实症,这真是“千古奇冤”。其实,刮痧补虚去寒的效果更妙。某人感冒发高烧,这时有人说,刮刮痧,去去火,于是就在后背膀胱经刮痧,痧一出,火就散了,大家认为是泻火了;其实是用体内的积热把后背的风寒赶走了,所以应该说是祛寒了。说祛火呢也对,但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种光热无寒的火。
刮痧最善补虚,但补的不是气血两虚的虚,而是因瘀而虚的虚。举个例子,有个朋友的右手腕不知为什么一点劲儿都没有,甚至拿不起书包,手指还总是发麻。到医院,医生说可能是颈椎或者是脑神经的问题。可核磁共振都查了,也查不出个原因。于是来问我,我说:“手发麻说明气脉是通的,只是气至血未至。”手腕部缺少气血,怎么能有力量呢?但他本人并不是气血很弱的人,所以必有阻塞之处。我于是在他的右臂上仔细查找,发现他肘部天井穴上方有一点按下去痛不可忍,已经形成了一个硬结。他说,这地方两个月前踢球时曾摔伤过当时没管它,疼了3天就不疼了,没想到变成了瘀滞。我在他的痛点及整个三焦经刮痧,当刮到接近手腕的时候,手已经运动自如了。
如果你身体太弱,还是要先培补一下气血再刮,否则是不爱出痧的。一定要清楚,痧不是你用刮板刮出来的,而是体内的气血顶出来的。所以当我们用力刮也不出痧的时候,那就是体内的气血没顶到那里,就别再白费劲了。怎么补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艾灸,推荐我们自制的中药艾条施灸,中药艾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因为介绍过很多次了。详细情况或者需要订购的可以点击文章下方的“阅读原文”
现有直径2厘米和3厘米两种(长度都是20厘米)具体灸哪里呢?
脾俞肝俞肾俞神阙百会足三里三阴交
温和灸,每个穴位20分钟左右。
更多内容,详见艾条里配送的灸法和灸图。
有人说,出痧就是人为地造成了血管的损伤,是毛细血管的破裂。其实,刮痧是将粘着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值得一提的是,将血管壁的瘀血清除以保持血管的弹性和空间不会变小,也是西医的梦想,但是西医无法可施,或是说施不得法,只能用扩张血管的药或抗凝剂来保持管道通畅,从而来保障供血。为了不确定的瘀血而使整个血管的血液都被抗凝,这注定要改变血液的正常成分,并人为地造成易出血症状,甚至造成血管壁失去弹性而变硬。这就好比是我们家的白墙上有一个黑点,我们只要用湿布一擦就掉了,可我们却找来了高压水枪,把整个房间都冲刷一遍,搞得是墙皮脱落、房屋损毁,真是得不偿失呀!我们小小的刮痧板却能轻易地解决血管的瘀血,这可是世界医学难题,你不觉得这很奇妙吗?消灭苍蝇,一只苍蝇拍就够了,那些洋枪大炮都派不上用场。你愿意为了消灭屋里的一只苍蝇而用大炮把你家炸平吗?医院里却经常上演着这一幕而不知不觉,或无可奈何。
仍然会有些人心存顾虑:刮痧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呀?这小心是对的,有些人是不适合刮痧的。
心脏功能弱的人很容易晕倒,尤其是坐着刮时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一般会有心慌、头晕、恶心的症状。还有气血很虚弱的重病人不要刮会白白耗费他的气血,这样的人刮出的瘀血不会被带走,出来的痧很久都下不去。
有皮肤病的人也先别刮,因为不知皮肤病的来龙去脉,有时会把内毒引出来却排泄不掉。
孕妇不要刮,安全第一。
癌症病人也不建议刮,会出现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
对于有出血倾向的人来说,刮痧是双刃剑,特效和危险并存,没搞清病因情况下也别刮。
6岁以下的小孩先别刮,可用捏脊替代。
血压很高的人也先别刮。尽管刮痧对于高血压有特效,但特效的东西都不是平安药,如果不能确保安全,还是先回避风险吧!
总之,刮痧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是很好的锻炼,作为防病来用安全有效。
那什么时候拔罐呢?通常我们的肩膀很痛,用刮痧法,只要一出痧症状马上减轻;但有时刮了半天也不出痧,肩膀疼痛依旧,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病灶点很深,刮痧法触及不到;二是气血不足,体内的气血没有顶过来,瘀血就难以出来。这时用拔罐法可马上见效。病灶点深的,如果一拔很快出现黑紫印,那深层的瘀血就被拔出来了;如果还是罐下无痕,那就要耐心地在此处拔几天,每天10分钟,直到出现黑印为止。
拔罐可补可泄。补呢,就是用罐数量要少,引气集中一处。如想补肾,就光在肾俞穴拔罐;补胃呢,就在中脘和足三里拔罐。如拔的地方太多反而会将气血分散,达不到补的效果,会白白泻耗了气血。
通常在外面拔罐时总是满后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将气血引入膀胱经,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但这对于气血虚弱的人便大为不利了。所以拔罐也是很有讲究的,不可莽撞行事。
拔罐最棒的功能就是它的引血功能。记得有个糖尿病病人,膝盖下足三里附近有个直径两寸的溃疡点长期不愈合,使用了各种消炎药,也敷贴了中药生肌散之类,都没有效果。后来我让患者每天在腹部中脘穴拔一罐,同时在患侧大腿胃经从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一路拔下来,5个罐同时拔上,连拔4天,每天5分钟,再用生肌散,一贴而愈。为什么?通过拔罐把好血引下来了,破损自然就被修复了。你已知道了拔罐、刮痧的机理,手法还用我教吗?刮痧要顺着经络刮,最好是从上到下,这样比较顺手;刮板和皮肤保持45度以下的锐角,比较不痛。刮痧时最好能用上腰劲,这样会很省力。其实,自己去体会,手法是最容易掌握的。
拔罐操作方法也没什么严格要求,买个枪式的真空罐,省得再去点火。拔前可在皮肤上抹点润滑油,这样拔皮肤不会痛。拔的时间以觉得舒服为准,气血虚弱的就少拔一会儿。但是湿气较重的人很容易起疱(尽管起疱疗效更好),会影响洗澡和皮肤的美观,所以拔的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拔得太紧。
再唠叨两句按摩吧。有人说,按摩的技法那么多,两句能说清吗其实,从治病的角度来看,按摩中80%的手法都是花拳绣腿,何为补何为泻,我劝你大可不必去浪费时间研究这些,能够一招制敌,何必先摆出种花架子呢?按摩一定要找准经络,穴位找不准慢慢来,离穴不离经就行。如果肚子上压着痛,你要看痛点压在什么经上,然后就按摩腿上相应经络的穴位就行了。胃经上压痛的就按腿上的足三里脾经痛就按阴陵泉……这只是举例,临症还有更适宜的穴位可选。再说一句按摩的方法,痛点不明显的经络和穴位按摩效果差,就像风筝线断了或半路打结了,要多按摩敏感的穴位。还有,敲打和按摩的作用是相似的,可以替代使用(例如敲胆经和胃经)。
法门很多,真想再多告诉大家几招,但我怕说多了,有人就更迷惑了,就像服装店里的衣服,款式品种越多,我们就越难挑选。
问:
我的颈椎在大椎穴的附近有增生,按上去很痛,特别是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而且按摩这个痛点时我会打嗝,按摩师帮我按摩时说肩部的肌肉僵硬。像这种情况如何拔罐呢?
答:
僵硬的地方就先别拔罐,一定要先揉开。肩上僵硬的地方要看看是哪条经,肩膀上边僵,肩下臂上必松弛无力,需在臂上的经络拔罐上边揉下边拔,肩上的僵硬才可解除。
行者无牙问:我通常是先刮痧,再拔火罐,这顺序上有讲究吗?
答:
法无定法,您的方法也是其中一法。先把表层的瘀滞散掉,再把深层的瘀滞引出。很好!
碰就疼问:我这几天按摩腿和脚部的穴位,很多穴位都很疼,按摩之后,第二天轻轻一碰就疼了,是不是按摩得太重、伤了经络了?
答:
不用害怕,只是瘀滞出来了,到了浅层,你可以减轻手法力度或休息一两天再按。
现在我只要手有闲大脑有闲就是一个多动者,这里按按那里敲敲。三两天里就会在自己感觉不舒服的地方拔下罐。膀胱经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足三里、三阴交也会搞两记。医院拔过火罐,背后都是暗红,想想办公楼的空调害怕得很。现在吃着老师建议的淮山粥还有健脾胃的参苓白术丸、让人无忧的逍遥丸,放点保和丸备用着,还买了八珍丸。现在的我气色很好,白里透红,上楼轻盈,大家羡慕
八类膝痛治疗方法
一、膝伸不屈,治其髀关穴。二、坐而膝痛,治其环跳穴。三、立而暑解(站立骨缝热痛),治其膝阳关穴。四、膝痛,痛及小拇指,治其委中穴。五、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承扶穴。六、膝痛不可屈伸,治其大杼穴。七,膝痛连小腿如骨折,治其陷谷若别,治其通谷穴、然谷穴。八、膝酸痛无力,不能久立,治其光明穴。
女性臀部保养—拔罐
臀部位于人体的背外侧,因此经过这一部位的经络,如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皆为阳经;根据中医理论,凡阳经受损者,外邪多为寒湿侵袭,内伤定是阳气不足。其次,臀部处在人体躯干部最低的位置,又临近盆腔,体内若是脾阳虚弱水失运化,或机体感受寒湿之气,盆腔部位是最容易出现湿浊停聚地。第三,现代人工作以坐姿为多、久坐少动,这容易造成腰臀部血液循环不畅、瘀血停滞。因此女性臀部的督脉、太阳经、少阳经,若是经气不足、阳虚阴盛,就可能出现痛经、经血紫暗、夹杂血块、经血下泄不畅,或腰臀及下肢坐骨神经疼痛、腿脚麻木无力等气滞血瘀病症。如果寒湿经臀而入、波及盆腔,还容易引发盆腔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尿路感染等泌尿生殖系统病变,导致女性白带异常增多,色黄黏稠、小便短赤、会阴部异味瘙痒,腰骶部下坠酸痛等不适。倘若寒湿交阻、痰瘀郁结在子宫(卵巢)部位,更会形成子宫及其附件的黏连、囊肿、肌瘤等异常。?
1、按照中医理论,在女性身体阳经较为集中的臀部施罐,可有助于改善原本属于阴寒之体—女性的生理功能,起到补益阳气、调节冲任,预防和治疗月经、白带异常的作用;2、拔罐有温补作用,因此它最擅长地就是温经散寒;在女性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经和臀部上施罐,能显著改善女性盆腔内的血液循环,预防子宫肌瘤、囊巢囊肿的发生;同时,拔罐还具有行气活血、祛寒散湿的功效,可消除和缓解盆腔内的炎症和积液,避免输卵管的黏连;3、中医认为:气得温则行、血遇寒则凝,所以臀部的督脉、太阳、少阳等经络,如果为寒湿所伤,就会出现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此时再配合动态艾灸之法,能益气助阳、散寒止痛,预防和减轻坐骨神经痛、痔疮等疾病的形成;4、臀部为人体任督二脉的交汇点,男女繁衍、生殖、性生活,这一切都离不开健康、结实的臀肌配合与参与。净痧堂拔罐激活臀部的经络诸穴,可促进女性臀部的血液循环,令阴道反射性出现温暖发热、收缩等感觉,从而增强女性性生活的合谐度,改善女性的性冷淡、性高潮缺乏等异常。1、摸温度:如果臀部、肾区的温度低,冰冰凉,盆腔一淤堵产生寒湿;
2、捏臀部上的八髎部位,松软且捏得起代表子宫健康;
3、拨臀部环跳,如果刺痛,生殖系统一定不健康,易得妇科疾患,臀部的环跳穴是妇科炎症的最佳调理穴位。
4、看臀部形状:①、平直型:易得肿瘤疾病,上火、皮肤干燥、脾气躁、性子急。②、后翘型八髎骨突出:易得妇科炎症,盆腔积液,子宫后位。③、下垂型:易得肿瘤疾病及妇科炎症,盆腔积液,多发性囊肿,最容易癌变;④、外扩型:子宫脱垂,月子后遗症,腰酸背痛,月 经不调,月经淋漓不尽,小便失禁;⑤、色素沉着型:瘀症,久坐导致皮肤被压迫,长期气血不畅通引起色素沉着
1、易造成月经不调,痛经,甚至于闭经。
2、易造成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等疾病。
3、易造成卵巢早衰现象,这是女性衰退最严重的信号。
4、易患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5、易出现腰酸痛,腰腹部臃肿,下肢沉重冷麻。
?
流行感冒拔罐治疗
气温回升,湿气重,细菌和病原体相对活跃,这种外部环境导致传染病相对高发。3月份最常见的传染病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也可因接受感染者或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中招”,出现急性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呼吸道等典型症状。由于外感病邪不同,感冒分风寒、风热和暑湿3型。一、风寒感冒症状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治法一:(1)选穴:大椎、背部膀胱经穴。(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背部膀胱经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3寸。(3)拔罐方法 采用走罐法。适当润滑剂,来回走罐以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最后将罐留在大椎、肺俞上20分钟。也可采用排罐法,留罐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治法二:(1)选穴:大椎、肺俞、合谷、列缺。(2)定位 大椎:见前。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合谷: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二、风热感冒症状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治法一:(1)选穴:大椎、合谷、曲池、尺泽。(2)定位 大椎:见前。曲池:屈肘,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合谷:见前。(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治法二:(1)选穴 太阳、印堂、曲池、合谷。(2)定位 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曲池:见前。合谷:见前。(3)拔罐方法 采用针罐或刺络拔罐法,留罐15分钟。三、暑湿感冒症状多见于夏季,感受当令暑邪,暑多夹湿,暑湿并重,以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头痛、头胀、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为主要症状。治法一:(1)选穴 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曲泽、委中。(2)定位 肺俞:见前。至阳: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阴陵泉: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处为取穴部位]。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侧1横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曲泽:肘横纹上,当肱二头肌肌腱的尺侧缘。委中: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
?
中医拔罐改善胃肠胀气
胃肠胀气
多表现为
餐后腹部胀痛不适,常伴有嗳气、打嗝、排气等。
正常成人每天胃肠道潴留气体量增多时,就会有胀气感。胃肠道的气体经口排出为嗳气和打嗝,经肛门排出为排气,还有一部分可以被肠道吸收。
但有一部分胃肠胀气则是病态的,属于是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若是长期如此还可引起营养不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这种情况就需与胃、肠、肝、胆、胰腺的疾病进行鉴别了,所以长期胃肠道胀气患者需要及早就医。
你是否有时饭后会感到胃肠胀气?如果你能注意一些细节,掌握一点小技巧,则可以消除胃肠胀气的困扰。
什么样的人容易出现胃胀气
1
一般来说,胃肠道胀气是生活中常见的小毛病,原因可能是从口中进入过多空气,比如边讲话边吃东西。饮食习惯不好,比如吃饭快,吃得囫囵吞枣,咽下去的不仅仅是饭,还有大量空气进入胃肠道。或是食物在肠道产生的大量气体。
2
过敏性鼻炎也会导致胃肠胀气,因为过敏性鼻炎的人常常鼻塞,这就需要用嘴巴呼吸,吞入的空气自然也较多,会造成胀气;某些精神因素及习惯造成频繁的咽下口水,如紧张,或者是看太多美女帅哥,还有频繁咀嚼口香糖。
3
慢性便秘不仅仅是“使劲”,也容易遭受胀气的困扰,因为肠道运动减慢,肠道内可积聚过量的气体。
4
乳糖不耐症也是容易胀气的!缺少乳糖分解酶,无法把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及半乳糖,人肠道细菌将乳糖分解大量短链脂肪酸及氢气,造成胀气。
5
不良情绪也是一种诱因,生闷气容易腹胀。除此而外,还有一种,竟是碳酸饮料,如果喝得太多或者太快,都会胃肠胀气,这个大家没想到吧。
胃肠胀气的中医拔罐疗法1痰湿内阻
(一)症状
脘腹胀满不适,恶心呕吐
伴有头晕目眩,头重如裹
身重肢倦,或见咳嗽痰多
口淡不渴
(二)治法选穴
脾俞、内关、中脘
足三里、丰隆
上述穴位拔罐后留罐10分钟
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2肝郁气滞
(一)症状
脘腹部胀闷不舒,痞塞满闷
胸胁胀满,嗳气则舒,伴有心烦易怒
时作叹息,常常因情志因素而症状有所加重
(二)治法选穴
肝俞、胃俞、期门
章门、中脘、天枢
上述穴位拔罐后留罐10分钟
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一、分享中医医道,分享传统和经典,一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传播中医。
二、传播中医学习课程,让更多中医爱好者能走入中医大门;
三、举办行业交流,推广中医治法。
四、最专业的白癜风的症状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