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语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每个中国家庭中,地位最高的就是老年人了,但是有没有发现,有的时候,他们走着路就会上气不接下气,喘的很厉害。
但是问题来了,这绝对不是我们想的只是年纪大了或者缺乏锻炼才导致“上不来气儿”。有的儿女还会说,之前老人有长期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哮喘病史,这只是“老毛病”没事,不用在意。
但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发现这种现象,一定要小心“慢阻肺”,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慢阻肺,今天小科带您来科普一下。
慢阻肺被称为呼吸道疾病中最“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难发现,隐藏深,如今已列为中国常见慢性病,患有慢阻肺的患者约1亿人。
因为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的影响人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改善这种现状,提高人们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
WHO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也就是今天,向那些可能患有慢阻肺但尚未被诊断出的人们强调:呼吸困难不是伴随衰老而来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症状可以是可以改善的。它同时向慢阻肺患者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息,有效的治疗可以让慢阻肺患者感觉更好,生活质量更高。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通常与显著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肺泡异常有关。慢阻肺和“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有密切关系,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呼吸不畅。(资料来自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科普时间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反复发炎造成的,会连续几个月咳痰。有的人会腿肿、全身肥胖,甚至心力衰竭。
肺气肿
肺气肿是肺部吸入了有害微粒(吸烟、空气污染),对肺泡造成了永久性损伤,使肺泡失去弹性,不能正常地回缩。
导致慢阻肺的原因有哪些?
?吸烟、二手烟
?空气污染(雾霾、汽车尾气)
?室内污染(粉尘、油烟)
?控制不住的哮喘、或是容易出现不明原因过敏的人群也是慢阻肺的高发人群。
?遗传原因 很多人关心的慢阻肺会不会遗传?不利的方面是,患有严重早发慢阻肺(COPD)的一级亲属(即父母、子女和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更容易并发慢阻肺。
如果亲爱的朋友们经常出现咳嗽、胸闷、气短尤其的抽烟的朋友们,请抽出3分钟的时间,进行一下测试,及时发现慢阻肺,早期将它扼杀在摇篮里。
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
请按感觉不适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独立完成本问卷
你的得分是多少呢?赶紧对照下面这张表,看看你的严重程度有多大!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慢阻肺
1.戒烟
为了身体健康,家人健康一定要戒烟,因为戒烟是预防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
避免吸二手烟,避免接触烟雾、粉尘和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嗜好的人群,应该每年进行1-2次的肺功能检测。
2.控制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
3.积极预防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系统感染。
预防感冒,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雾霾天少外出,必要时戴防霾口罩。体弱多病者也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感冒。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强健的体力是抵抗疾病最好的利器。
如果遇到有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慢阻肺的危害,每个人一定不容忽视,已不再是一个人要做的事情,是需要全民族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人人落实慢阻肺的6个早(早发现、早识别、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才有把握将慢阻肺“扼杀”在摇篮里,由衷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之下,成功的战胜慢阻肺。
猜你喜欢·重磅:健康百科加入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肺癌:高居恶性肿瘤榜首的“健康杀手”!·多地发现本土确诊病例,疫情究竟会不会“二次爆发”?·慢病之王糖尿病,你会是下一个被它“盯”上的人吗?喜欢小科的分享动动手指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