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需要注意防晒,手术切除是皮肤癌患者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 https://m.39.net/pf/bdfyy/

导语:皮肤癌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依据皮肤癌增殖的细胞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表皮来源、附属器官(毛囊、皮脂腺、汗腺、甲)来源、结缔组织来源、脉管组织来源、神经组织来源、黑色素来源、淋巴组织来源。一般而言,在“癌”字前加上发生的细胞、器官或组织的名称,也就是肿瘤的名称,如鳞状细胞癌、皮脂腺癌、汗腺癌等。

01皮肤癌有哪些常见症状?一起了解一下

1、皮肤病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有很多类型的皮肤癌,在这里我们只介绍三种皮肤癌: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一般说来,40岁以后皮肤上出现新生物,特别是生长速度快,伴有破溃出血等,需要警惕皮肤癌的发生,应尽早就医。

基础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好发于面部,多见于50岁以上,常出现黑色斑块,皮损周围呈滚珠状隆起。基底细胞癌的一个常见特点是易破溃出血。

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多发生在头皮、面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常表现为浸润斑块,然后迅速生长形成菜花状肿物,中央常破溃出血,可出现恶臭味。

黑色素瘤:黑色素瘤早期表现为正常皮肤有黑色损害,或者是原色素痣在短期内扩大,色素加深。随着时间的变化,皮损会隆起,形成结节,表面破溃出血。

2、皮肤癌可能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如黑色素瘤这种高度恶性的皮肤癌,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生其他器官的转移,危及生命。白细胞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一般不会发生转移,但因其在面部多发,可造成毁容。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治疗,有15%的病人可能发生远端转移。

02导致皮肤癌的原因是什么?一起了解一下

1、什么是皮肤癌的共同病因?

紫外辐射是皮肤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2、皮肤癌有多高的发病率?

在所有其他癌症中,皮肤癌的发病率要高于所有其他癌症的总和。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是皮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较深的个体,这两个比例的比例约为3.4/,。在中国人群中,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是0.9/,左右,仅占所有皮肤癌的2%。

03如何确诊该疾病?简单了解一下

1、怎样诊断皮肤癌?

若医生高度怀疑皮肤癌,则需行皮肤活检来诊断。环钻活检是一种创伤性的检查方法,需要局部注射局麻药,然后取下一片绿豆大小的皮肤,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灶,以确定皮肤癌的类型及浸润程度。

2、诊断皮肤癌后还需要什么其他检查?

若确诊为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这两种肿瘤恶性程度都很低,一般不需要额外的影像学检查。若诊断为高度恶性的黑色素瘤,还需要通过生化检测来观察乳酸脱氢酶(LDH)指标,同时评估是否有淋巴结或其他器官转移,需要做淋巴结超声及全身PET-CT扫描。如不能进行PET-CT扫描,可分别进行头颅、胸部和腹盆CT检查。

04如何治疗该疾病?简单了解一下

1、治疗皮肤癌的方法是什么?

光动力疗法、放射疗法、手术疗法、药物疗法是治疗皮肤癌的方法。目前皮肤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治疗Mohs显微描记法,术中用冰冻切片来评估所有的手术切缘是否有残留的肿瘤细胞,如果其中一个切缘没有切除,就在相应的位置上继续外扩,这样反复地确保肿瘤被切掉并保留尽可能多的组织。

若病人年龄较大,或部位特殊或不愿意手术,部分病人可选择光动力疗法或放射疗法,但这些疗法手术复发率较高。对于黑色素瘤,在病理检查中发现肿瘤厚度在1毫米以上或者有溃疡的病人,除了手术切除皮损外,还要做前哨淋巴结活检,如果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

2、皮肤癌切除术后会不会复发?

在Mohs显微外科治疗中,皮肤癌术后5年的复发率波动在1.8%~3%之间。所以,即使是最有效的切除方法,在皮肤癌切除后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复发。

3、皮肤癌死亡率高吗?

部分病人可能会死于皮肤癌。基础细胞癌极少会导致死亡。鳞状细胞癌的死亡率在1.5%~4%之间。与之相比,年全球已确诊的新增皮肤黑色素瘤病例超过三百万,死亡人数超过5.7万,死亡率达到17.8%。

05在生活中,皮肤癌该怎么做?

1、皮肤癌患者每天要注意什么?

因为紫外光是皮肤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所以皮肤癌患者要多注意防晒,涂抹防晒霜或物理防晒,如戴帽子、遮阳伞等。此外,还要注意不要抓破皮肤,否则容易出现红肿、感染。从饮食方面来说,皮肤癌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要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

2、在手术切除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皮肤癌的手术切医院,这种手术需要保证一定的切缘才能降低复发的可能性。皮肤癌切除是一种局部麻醉手术,在手术前可以喝水和食物。在做完手术后,一定要避免触碰水,隔天换药,1~2周后拆线(具体时间取决于切除的部位)。

3、皮肤癌治疗后要不要定期复查?多长时间复查?

治疗后需要定期随访,但是随访频率目前尚无公认的结论。对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随访次数为每半年一次,坚持随访5年,主要观察局部有没有复发,鳞状细胞癌要做淋巴结检查。

对于黑色素瘤,随访要求更高的频率,推荐前3年,每3个月一次,之后变为每6~12个月一次。要根据需要进行局部皮损检查、淋巴结触诊等检查,必要时进行血生化、淋巴结超声和CT或全身PET-CT检查。

结语:在皮肤癌的风险因素方面,很多因素都是可控制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晒,涂抹防晒霜,或者是物理防晒,避免接触到放射线或者有害的化学物质,慢性炎症或瘢痕的出现要及时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jiannanzhong.com/lzfj/12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