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病,都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虚,一个是瘀。所有病到最后都可以用这两个字来总结。当然,单纯的虚和瘀很少,都是虚瘀夹杂,久病必虚,久瘀必虚,久虚必瘀就是如此。人要不生病,这两个方面顾到了就行,气血阴阳要足,通道要通,自然健康。艾灸是温热的,温补其虚,温补其不足;艾灸也是可以通的,通其瘀堵,让通道畅通,通则不痛,痛则不痛,就是如此。所以,艾灸治病,就是靠温通之力,温其虚,通其瘀。抓住了虚瘀,就抓住了产生疾病的根。有句话叫阳化气,阴成形。比如南方的三四月的天气,梅雨绵绵,房间潮湿容易产生细菌,人的关节也容易被湿气侵袭,如果太阳出来了,这些马上烟消云散,环境干爽了,人也舒服了。这叫阳化气。阴成形,就是体内产生的瘤啊,痰啊,都是成形的东西,都算是阴邪。人是禀阳气而生,阳气足,能化掉体内的阴邪。我们所提倡的扶阳,就是加强阳气,加强正气,艾灸的温通之力,正好可以“阳化气”,就像太阳出来一样,这病就好治了。要想艾灸取得好的效果,一定要懂法。艾灸治病的法,目前我比较喜欢的就是下面这四种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单独用,也可以结合用,还可以自己随意发挥。NO1
第一个方法,就是以痛为输,以症状为点
相当哪里有问题搞哪里,比如颈椎不舒服,直接艾灸局部,然后,刚开始不宜在最疼的地方施灸(个人体会哈),因为那个位置最堵,你通开那里,周围没有通开,那个地方还是死水,还是不通,所以,我把周边不那么堵的地方先用药艾灸温能,然后,你再灸最痛那个点,那个活水自然就出去了,通了。当然,你灸了一段时间要是效果不好,就可以配合其实方法了,可以在灸一周两周左右,在局部放血,拔罐什么的。但刚开始为什么不用这些,因为就像袋子里的一块冰一样,你直接用针捅那块冰,冰还是冰,冰还在袋子里面,但是,你先用火把冰化成水,再用针,就不一样了,水全会出来。这叫给邪以出路,前提要把这个阴邪化成容易出的气。还是那句话,叫阳化气,阴成形。像肩周炎的问题,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局部不通,虚与瘀并存,在最痛的周围用药艾灸,直接上。一般这些不通的地方,冷风一次,冷水一碰,就不舒服,因为阳不足嘛。在这些痛点附近做药艾灸,一灸上,患者就舒服,夸张的,都想呻吟来,灸个一两周,就能改善很多了,如果比较重,瘀虚的厉害,就配合锋针放血,或者直接拔罐,拍打,给邪以出路。都效果会很好,因为里面气血动了,就容易把邪搞出来。NO2第二个方法,众穴点火火势高,主打任督二脉穴位
任督二脉的穴位可以让全身的阳气充起来,是一个很好的养生之法,也是调内科的重要方法。第一个就是关元穴,是温阳保健第一要穴,关元对女性效果尤佳,里面是胞宫所在,我用于治妇科杂病,特别是阴有成形的子宫肌瘤,附件囊肿,药艾灸这里,直接把里面的阴邪慢慢化掉,目前应用最让我吃惊的就是,有一个二十岁的患者,让她三根并排关元,原来鸡蛋大的囊肿,停经数年,配合我开的当归生姜益母草附子石英汤,半个月之后,所有症状消除,肚子的肉还小了一圈,囊肿变成小指头大,后续因为去外地了,还持续灸了一个月,跟我打电话,怀上了。
第二个穴就是神阙,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里面是先天之源,也是四关之所在,边上旁开0.5寸,就是肓俞,跟膏肓密切相关,再边上,就是天枢了,大肠之募穴,灸之能通导大肠,加强人体降浊的能力,是升降针法的要穴。艾护众生提醒您用三根艾条一起,这个四关之一区域,三个穴位都能顾虑到,都知道,穴位是一个区域,是在一个范围内随着体内气血阴阳的变化在不断的漂移,就像太阳的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漂移一样。第三个穴位就是中脘,这是主脾胃的,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属土,五行之中,独土灌溉四旁,无他,土生万物尔。第四个就是骶骨这个范围,这是一个倒三角的形状,这个三角形支撑着整个脊椎,就像洪荒时代的不周天一样,为天柱,可见这个地方的稳定性,余浩老师曾说过,里面是藏精之处,人的精气就从这个地方出来的,所以,灸之可以加强精气。第五个穴位就是至阳,里面对应的正好是心,心在象,在大自然就是太阳,为君火,五脏之大主。精气从这个地方化而为阳。灸这个穴位,就可以加强上部的阳气供给。然后就是大椎,大椎穴为七阳之会,灸之可以振奋阳气,教材上此穴的用法,多用泻法,我个人觉得,不管风寒风热,都可以灸补之,艾护众生提醒您一为振奋阳气,阳气足了,自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且,加强了阳气,就加强了人体排邪的动力及能力。第六个穴位极其关键,为会阴穴,这个穴位的应用,在道家一直是不传之秘,他为任督冲三脉相交之处,灸之直接可以沟通调整阴阳,可以说,前面几个穴位,都是在为这个穴位做基础,做铺垫,前面几个位置做到位了,打通了,在这个会阴再灸一下,那不得了,虚寒体质的人,马上全身温热感十足,寒气自然去。无数重患病例都证明此点。第七个穴位就是百会,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用,比如,脑窍里浊阴重,清阳缺,借着下面六个穴位的火势,这里再一灸,把这个清阳一下提到头部了,这样七个穴位成了一个局,一个阵。就生生不息了。我用过这个治小孩子的郁病,中药用的是菖蒲郁金牛膝汤,配合艾灸百会,直接化开里面的阴浊,让脑窍得清。症状马上得解。还有很多脑血管病的人,有人认为,像中风这样的患者,本来就肝阳上亢,实在不宜灸。容易风火相煽,加重症状,这个问题嘛,就得看脉啦,对于虚阳亢的,我有后招,但是很多都是痰浊上闭脑窍的,大胆用之。艾护众生提醒您我知道一个老师,对中风的患者,直接重灸百会,就了为了化里面的阴邪,出血产生的脑水肿消的很快。还有清阳不升的失眠,直接百会灸之,神奇无比。在整完这几个穴位之后,还需要用涌泉穴收尾。涌泉穴一灸,艾灸产生的火气,能引下来,把壮火变成少火,取其少火生气之意。用这个穴位使用的直接效果就是,治失眠,无比神效,很多患者,我就提议让他睡觉之前,灸个几分钟。医院,一个针灸老师就用这个方法,十几年来上班第一次迟到,可见这个涌泉的威力,而且涌泉为肾先天之根,灸之自成升降。这八个穴位,可以拆分,可以组合,可以配合第一种方法。理是这个,但是法无定法,怎么顺手,怎么效果,怎么来。艾灸公开课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