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复始的疼痛
李女士是一位金融行业的白领,平时做事干练,性格直爽,素有“铁娘子”之称。但有一件事情困扰她很久了——每个月大姨妈光顾的时候,这位霸气的女强人便会腹痛难忍,一开始她以为就是普通的痛经,每次一来月经就疯狂喝热水加红糖。但是近2年来痛经越来越明显,从月经来的第一天起就疼得直不起腰来,“神药”布洛芬也没法止痛,直接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思考再三,医院看看自己的身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A医生
你有什么不舒服?
李女士
大夫,我挺好的,没什么毛病,就是每个月来例假的时候太疼了,我想问问咱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止疼药物。
A医生
你今年多大年纪,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痛经的?
李女士
我今年32岁,其实从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痛经了,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们也挺多痛经的,一开始我吃一片布洛芬就管用了,但是这2年痛得越来越厉害,实医院的。
A医生
你结婚了没?有没有孩子?
李女士
结婚七八年了,我们夫妻都比较重工作,还没计划要孩子,不过平时倒也没有严格避孕。
A医生
平时有来月经的时候腹泻或者血尿吗?
李女士
血尿没有,倒是最近每次来月经都拉肚子。
A医生逐渐有了一些思路,做过妇科检查后,她让李女士先去做了一个妇科彩超,还查了一项肿瘤标记物CA。结果彩超提示双侧附件区不均质回声包块,可见散状低回声,左边比较大的包块直径约5cm,CA120U/ml。做妇科检查的时候,A医生能明显触及到骶韧带附近有触痛的结节,子宫和双侧附件区活动度都非常差。A医生综合起来考虑,李女士应该是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而且已经累及了盆腔中的多个脏器了。
那到底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呢,子宫内膜为什么不好好待在子宫里反而跑肚子里去了呢?
1
为什么会得子宫内膜异位症
以Sampson经血逆流种植为主导理论,逆流至盆腔的子宫内膜需经黏附、侵袭、血管性形成等过程得以种植、生长、发生病变;在位内膜的特质起决定作用,即“在位内膜决定论”;其他发病机制包括体腔上皮化生、血管及淋巴转移学说以及干细胞理论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异常、免疫炎症反应以及性激素受体表达异常等与内异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内异症有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中有内异症患者的妇女发生内异症的风险升高7~10倍。
2
哪些地方会长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长在腹膜和卵巢上。长在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阴道穹隆、阴道直肠隔、直肠或者结肠壁,甚至膀胱和输尿管上,浸润深度大于5mm的统称为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既往有剖宫产或者其他开腹手术史的还能长在瘢痕切口上,极其罕见的还有长在肺、气管甚至鼻粘膜等位置上。
3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盆腔疼痛,70%~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肛门坠痛等。痛经常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临床表现中也可有月经异常。妇科检查典型的体征是宫骶韧带痛性结节以及附件粘连包块。侵犯特殊器官的内异症常伴有其他症状:肠道内异症常有消化道症状如便频、便秘、便血、排便痛或肠痉挛,严重时可出现肠梗阻。膀胱内异症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输尿管内异症常发病隐匿,多以输尿管扩张或肾积水就诊,甚至出现肾萎缩、肾功能丧失。如果双侧输尿管及肾受累,可有高血压症状。不孕:40%~50%的患者合并不孕。盆腔结节及包块:17%~44%的患者合并盆腔包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其他表现:肺及胸膜内异症可出现经期咯血及气胸。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会阴切口内异症表现为瘢痕部位结节、与月经期密切相关的疼痛。
总的来说,临床表现和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位置密切相关,不同部位的内异症表现不尽相同。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内异症的治疗目的是减灭和消除病灶,减轻和消除疼痛,改善和促进生育,减少和避免复发。治疗方案要基于以下因素:(1)年龄;(2)生育要求;(3)症状的严重性;(4)既往治疗史;(5)病变范围;(6)患者的意愿。治疗措施应个体化。对盆腔疼痛、不孕及盆腔包块的治疗要分别对待。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中药治疗及辅助治疗(如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流程。
5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不会恶变?
内异症恶变率约为1%,主要恶变部位在卵巢,多称为内异症相关的卵巢恶性肿瘤(EAOC)。目前的研究表明,内异症增加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如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的风险,但不增加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及黏液性癌的风险。临床有以下情况应警惕内异症恶变:(1)绝经后内异症患者,疼痛节律改变;(2)卵巢囊肿过大,直径10cm;(3)影像学检查发现卵巢囊肿内部实性或乳头状结构,彩超检查病灶血流丰富,阻力低;(4)血清CA水平过高kU/L(除外感染或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经血逆流种植有关。内异症的症状各不相同,与病灶位置密切相关,常表现为盆腔痛、月经异常、排便习惯改变等。治疗方案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要警惕内异症恶变。
原创声明
本文系“守护女性宫颈健康”原创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