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很多女性的一个疾病。去做体检,几乎是十有八九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
图1是人体子宫和阴道连接部位的冠状切面图,如果做妇科检查,医生能从阴道内看到的部分是那个黄色的部分,即是宫颈的外观(图3)。在宫颈的部位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图2所示,靠近阴道内的是鳞状上皮细胞,而靠近子宫那个方向的是柱状上皮细胞。两种上皮在外观上表现是不同的(图3),是妇科检查下所见到的宫颈外观。在中央的部分,有点看起来象是“糜烂”的宫颈的部分,就是柱状上皮覆盖了以后的外观,而外侧相对比较光滑的宫颈,则是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的宫颈的部位。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有点类似打仗起来的僵持区,这个区域在医学上被命名为“鳞柱交界区”,这个区域也是宫颈癌的好发区域。
鳞柱交界区容易受雌激素的影响。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状上皮就靠内侧些,到了来月经以后,柱状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朝外侧发展,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口检查时被发现,绝经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方,此时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所以,本质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翻。
宫颈糜烂的症状宫颈糜烂发生后,经常会出现白带增多、粘稠,呈乳白色或淡黄色的脓性分泌物,有时为血性或夹杂血丝;外阴由于白带增多刺激可继发外阴炎或阴道炎,出现瘙痒疼痛;炎症较重时可沿子宫骶韧带、主韧带扩散而导致盆腔结缔组织炎,引起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并伴有下坠感;当炎症波及膀胱三角区或膀胱周围,可出现尿频或排尿困难,性生活也可能会引起接触性出血或异味。
宫颈囊肿症状编辑
宫颈囊肿症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中医学认为引起带下病的主要原因为肝郁、湿热、脾虚等导致的带脉不固,受到扰动所致。西医学认为由于宫颈感染各种病原体,出现炎症反应和变化,在炎症愈合修复过程中,宫颈腺体内的分泌物被新生鳞状上皮过度增生阻塞宫颈腺管形成囊性肿物。
宫颈腺囊肿表现为多个黄白色的小囊泡,突出于宫颈表面,内含无色胶冻状物。若伴发感染,小囊泡外观多呈白色或黄色。其包含的黏液常清澈透明,但可能由于合并感染而呈混浊脓性。囊肿一般小而分散,可突出于子宫颈表面。有的宫颈囊肿可以长得很大,突出于宫颈表面,甚至到达阴道口,根部与宫颈之间有蒂相连,常合并有宫颈肥大。检查时可以看到宫颈表面突出多个大小不一的黄白色囊泡,内含黏液,小的有米粒大,大的有玉米粒大。
宫颈囊肿是宫颈炎慢性病变的一种,多数无明显症状,而伴随宫颈炎发作时的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由于病原体不同,白带的颜色、量、性状等也有所不同。白带可为黏稠、脓性,少数有时可带有血丝或少量血液,极少数也可有接触性出血。如伴发盆腔炎则可出现下腹或腰骶疼痛,或痛经。
会不会癌变编辑很多妇女在作超声检查时发现宫颈纳囊,非常害怕,担心会发生恶变。慢性宫颈炎症时,子宫颈腺体及周围组织增生,腺管被周围组织所挤压,腺口阻塞,使腺体内的分泌物不能外流而潴留于内,致腺腔扩张,形成大小不等的囊性肿物,称为子宫颈腺潴留囊肿,又称纳博特囊肿,简称宫颈纳囊。
宫颈纳囊可发生于宫颈的任何部位,在妇科检查中,用窥器只能发现位于宫颈外口处的囊肿,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宫颈各个部位的囊肿,检出率可高达%。
宫颈囊肿一般为良性、炎性反应,不会癌变。如无白带异常或反复的阴道炎症,可不用治疗。如囊肿较大或伴有宫颈糜烂,出现腰酸、腹部坠胀、白带增多有异味或反复发作的阴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