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大夫
有说话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广告里常用,朋友间开玩笑时也会说“感觉肾脏被掏空”,可事实上你真的肾虚吗?肾虚常见的是阳虚和阴虚。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肾阳虚和肾阴虚呢?有哪些人容易肾虚?男、女的症状又有什么不同呢?
肾阴虚
肾阴虚即肾脏阴液不足之证,又称肾水不足或真阴不足。是由于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中医临床称为肾阴虚证。多由久病耗伤,或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所致。
腰膝酸软、两腿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阳强易举或阳痿、遗精,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少年白发、梦呓磨牙,尿频,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
腰膝酸疼,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
肾阴虚如何食疗?
肾阴虚者宜多吃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带、紫菜、乌骨鸡等。黑米、乌骨鸡性温,补血、补肾;黑芝麻,性平、补肾、补肝,润肠、养发;黑豆,性平,补肾、活血,解毒。而黑木耳、海带、紫菜性寒凉,尤其适用于肾阴虚而有内热者。饮食注意阴阳寒热温凉的调整,荤素搭配,阴虚者平时多吃性质偏凉食物,少吃辛辣、油炸、煎炒之品。
01
芝麻
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02
鲈鱼
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认为:“鲈鱼,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
03
淡菜
淡菜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肾阳虚
肾阳又称元阳、真火、命门之火,是人体阳气的根本。阳虚就会生外寒,因此,肾阳虚主要表现为“怕冷”。
一般肾阳虚要比肾阴虚对人的影响大,人体内阳主阴从,阴阳互根。肾阳虚和肾阴虚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临床上无论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如果虚损到一定程度往往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因此肾阳虚时间长了会有肾阴虚症状,所以在补肾阳的时一定要兼补肾阴,做到阴中求阳;而在补肾阴的时候也不能一味的只用补肾阴的药物。
四肢发冷、畏寒、腰酸、水肿、性欲减退,阳痿,早泄,尿少或尿频,尿不尽,尿失禁等。
性欲减退,宫寒不孕,白带清稀,月经失调或行而不畅,经期延后,经量少且色暗、有块或痛经,易患泌尿系统感染、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附件炎、盆腔炎等妇科病,更年期提前。
肾阳虚如何食疗?
肾阳虚的补养原则,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类型分别给予不同的药膳来调理。可用温补肾阳、滋补肾阴、填补肾精、益气补肾、补肾固精来进行调理治疗。
益气助阳—菟丝子
菟丝子《神农本草经》
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种子。
吐丝子、萝丝子、黄藤子。
味辛、甘,性平。
归肾、肝、脾经。
菟丝子可补肾阳,益肾精,有固精缩尿、明目、止泻、安胎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酸软、头昏耳鸣、肾虚胎漏、先兆流产、胎动不安、脾肾虚泻等症。
01
五子衍宗茶
菟丝子克,枸杞子、覆盆子各克,炒车前子60克,五味子30克。
将5种药品分别研成细末,混合。每次取15~30克混合粉装入茶袋,放入壶中,以沸水冲泡,加盖闷15~20分钟即可饮用。
每日1剂,代茶频饮。
适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不育不孕者;体弱乏力、腰酸膝软、眩晕、尿频、尿不尽者宜饮;须发早白、一派早衰之象者宜饮。四季皆宜饮用。脾湿蕴中及下焦湿热者不宜。
02
鸡肝菟丝子小米粥
鸡肝50克,菟丝子25克,小米克。
1.小米淘洗干净,鸡肝切片备用。
2.将菟丝子装入调料袋,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小火煮30分钟,去掉调料袋,倒入小米煮至粥稠,放入鸡肝滑散,再煮沸即成。
每日早晚温热后食用。
适于中老年人肝肾皆虚所致腰痛及性功能下降者;气血两亏、气短体弱、精力不足、慢性疲劳者宜食;秋冬季食用效果最佳。阳亢不痿及有上火症状者不宜多吃。
家有廖大夫,小病自己医!祝君健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