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刃的柳叶刀middot这次是肺结节

本期目录

1.双刃的柳叶刀·这次是肺结节

这次是“结节”!

结节,中药、针、艾有办法

几点意见供同道参考

2.本期病案·风痰挟瘀案一例

天年之路·夏登杰·大寒养生

双刃的柳叶刀·这次是肺结节

上个世纪初,就开始阑尾、扁桃体的外科手术,发展到劳务外派,临出国前,先把阑尾切掉。

扁桃体摘除术,五十年前,是热门手术,直到今日,仍不时有人进行。近遇一少年,甫及弱冠,因扁桃体数次发炎,而被动员手术,来询于余,余甚讶异。

20世纪90年代以前,胃、十二指肠大部或次全切除,被最广泛地用于临床。数以千万计的胃病患者,被切除了胃,其原因90%以上为胃、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究其实,多数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今天,没有一个西医对这个问题向民众说明,并向千万个受难者道歉!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新世纪传进中国,其滥施的程度,没有最滥的,只有更滥的。

◆◆◆◆

这次是“结节”!

自从有了CT、MR,无远弗届,无微不至,小至毫米(mm)级别病灶也无处遁形。这下子生意就做大了,这得有多少客人光顾!逐渐:肝囊肿、肾囊肿,渐已被顾客熟悉了解,遂被冷落。近二十年:甲状腺结节、乳房结节、肺结节......平空冒出很多,排队手术。

多数人,原为无病之人,CT查出肺结节后,以此为转折点,从此成为病人。手术之风从美国传入,过了几年,否定手术的,最早还是从美国而来,称90%都不是手术适应症,白开一刀!还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等,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结节,中药、针、艾有办法

虽然人们认识到结节多数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般人心里总放不下,丢不掉,因为总归有些人会转化为癌!恐惧仍在人们内心漫延,各地中医,特别是各地中医馆,对此甚为重视,纷纷打出治结节的中医药疗法,内服、外敷,艾灸等项目。

中医药从来就是民众与疾病斗争实践中来,可以称为:先临床实践,后有总结提高。病人是中医的直接观察研究对象。

中医司令吕炳奎四十前就说过:中医的实验室就是临床。我以为:这比我们平时所说的临床科研高明了不知凡几。

这种研究观察,参与人数众多,人们并不为科研而科研,只为愈病。“病”是一个病,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果有效,马上一传十,十传百。普遍推广不存在任何难度,同行间相互借鉴学习,都是主动为之。

不需要国家一分钱科研经费,不必为了科研课题,跑关系,找门路,功夫全用在题外。

不会出现:科研虽结题,成果却束之高阁。

实践就是证明,成果就是疗效。再把中医成绩再拿来给小白鼠、兔子、果蝇来论证,降维以求,与缘木求鱼一样无功。有句话:市场是文明进步的引擎,同样适用于医疗进步。它没有造假的统计数据,没有有选择的搜集病例。你不承认它是科研,它也不认为自己是科研。

你那个科研,我们不反对,你一天到晚发论文拿奖,拿奖拿到手软,我们也不眼红。本人搞过所谓临床科研,真正的成果如青蒿素、砒剂等,溯其源,还是先有实践,而后才有进一步的研究。其它,多数是拍脑袋,先想出题目,立题,上马,再来凑数字。

◆◆◆◆

几点意见供同道参考

病机:

结节、囊肿,包括肺结节(肺部毛玻璃样结节)、甲状腺结节、乳房结节囊肿,子宫及附件囊肿等,中医病机当为:“痰湿”。

一般来说,本病的舌质淡红,舌上薄腻或腻苔。舌质如果有青紫或绛晦,方伴有痰瘀。且血瘀之因,可能因为伴有心脑血管病,或伴有血糖、血脂、尿酸等异常所致。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肺的治节、气化失常是其生痰、贮痰的根本原因。

中药内服,提请注意:

中药口服,应以化痰湿,补肺气,运枢机为治。如果有瘀象,方增活血。

常用处方有:苓桂术甘汤、桂枝茯苓丸、五苓散、二陈汤、苏杏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等。

中医针灸、中药穴位外敷,提请注意:

艾灸法,盖湿痰为阴邪,阳气不足而湿痰结节。艾灸温热逐邪驱痰化结,是非常好的对证准确的治疗方法。

可惜吾人,受科学洗脑太甚,产生新的迷信,对不花钱的针刺、艾灸疗法不认识,甚至轻视。蒭荛之献,但能管病,即应视为至宝。或许是畏惧艾火,也未可知。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穴位外敷用药,一般都是继承创新结合。常用药:半夏、南星、干姜、白芥子、细辛、甘遂、芒硝等等。穴位除了肺经外,背部有关俞穴,是否可以参考慢性肺病的冬病夏治取穴。

本期病案·风痰挟瘀案一例

患者吴某,男,56岁(-5-16初诊时)

年1月20日,该患者前来就诊,询之,是十四年前的老客户。这是非常难得的一次信息回馈,所以李老师非常重视,要我整理一下。

年5月16日初诊病史摘要:半月来,头昏痛,右侧为甚,肢体麻木感,曾有过胸闷,夜寐欠佳。体胖,面红如醉。舌脉:脉弦数,舌微绛微晦,腻苔微黄。BP:/mmHg。

头昏痛乃肝阳上亢,肝风内旋。肝阳挟风痰上冲巅顶。肢体发麻,乃痰瘀互结阻络所致。治疗当平肝潜阳,息风,豁痰化瘀。

处方:

天麻10g法半夏10g胆南星10g

橘红10g当归10g丹参15g

地龙10g制首乌10g白芍15g

菊花10g夏枯草10g生地12g

石决明30g先煎钩藤10g后下

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

酸枣仁10g

另:水蛭g研粉,每次4g,1日2次口服。

按:“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患者年56岁,肾精亏虚,阴水不得制肝阳,故肝阳上亢,患者体胖,脾胃过用,内生痰湿,久病入络成瘀,痰瘀交阻,经脉不通,故肢麻。方中天麻,石决明平肝,钩藤,菊花,夏枯草清肝,白芍柔肝,制何首乌、生地、丹皮滋肾阴以潜肝阳,法半夏、胆南星、茯苓、泽泻祛痰湿,化湿浊,当归、丹参活血,另外运用虫类药之水蛭搜风通络。

年5月23日复诊

仍诉肢麻,头痛,无头昏。舌脉:脉之弦象已转和,左脉较细,左寸较微。BP:/80mmHg。仍予原方进退。

年6月6日复诊

头痛、肢麻减轻,咽部充血,龋齿痛。舌脉:脉沉,右尺左寸微,左关沉且弦。BP:/82mmHg。治从平肝潜阳,养阴息风,活血通络。

夏枯草15g丹皮12g生地12g

山茱萸10g制何首乌15g菊花10g

石决明30g先煎天麻10g白芍15g

桑枝20g茯苓10g豨莶草30g

丹参15g当归10g女贞子10g

粉剂:全蝎g,蜈蚣克,水蛭g,地龙g,冰片5g。

共研细末,每次5g,1日2-3次。

年8月8日复诊

病情好转,但仍诉左大腿前侧感麻木酸痛。脉来寸微。舌淡红微晦。予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40g桂枝12g白芍20g

炙甘草3g当归10g川芎10g

丹参15g桑枝30g豨莶草30g

制何首乌15g生姜3片红枣3枚

后患者复诊,原方随证加减。

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数,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该患者脉证相参,正合此方。

时隔6年,年,患者因头昏失眠视力减退来诊。

年10月28日复诊。诉头昏,视物模糊,下肢灼热,常抽筋,夜寐差。

脉细沉弦,寸脉微,舌红稍晦。治以养肾阴,息肝风,活血,安神。

制首乌15g菊花10g天麻10g

白芍15g茯苓10g豨莶草30g

丹参15g当归10g女贞子10g

钩藤10g后下生地10g山茱萸10g

酸枣仁10g瓜子金20g合欢皮10g

夜交藤10g地龙10g磁石30g先煎

石决明30g先煎全蝎10g

后复诊随诊加减。

时隔8年,年患者身痛复诊。

年1月20日复诊。诉遍身疼痛,鼻塞,翻身稍受限,无头痛肢麻。有鼻炎史。

左脉弦数,右脉沉,右寸微,舌淡红,微晦。BP:/80mmHg。治以补肝肾,强筋骨,温经络。

黑顺片20g先煎川、草乌各5g先煎

桂枝20g羌、独活各10g生地10g

威灵仙30g当归10g红参10g

黄芪30g丹参20g葛根30g

桑枝30g淫羊藿20g续断10g

寄生10g山萸肉15g细辛5g

孙洁静按:

患者转眼古稀矣,本次复诊为肝肾阳气虚弱,跟初诊肝阳上亢不同,但有共同点肾虚,初诊主要是肾阴虚不能制肝阳,本次为肾阴阳皆虚,期间还有血痹证之小插曲,治疗皆得益于平脉辨证,随证治之。本案病例反馈,实属难得,经平脉辨证治疗,患者肝阳肝风挟痰瘀上旋得解,血压正常。

此次患者主诉为遍身疼痛,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亏虚,则筋骨疼痛,阳不足则寒,寒性凝滞,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故予补肝肾,强筋骨,温经络之法,处方恰当。

李老师临床处方用药如此灵活有趣,望广大中医人士守住本心,随证治病,不要丢弃脉诊,辨病不辨证,一来什么病就用什么协定方,更不要一方用到底,一路走到黑。

李铁军按:

1.首先,我们还是要致敬科学,有了CT、MR,我们才能知道脑部血管的状况,说句良心话,这个病例,在古代我们讲他肝阳、肝风,挟痰。而不会理直气壮地讲“挟痰瘀”,虽然仲景“血痹”以瘀为主旨,但此案风、火、痰是明确的,若无现代技术,不会这么理直气壮!之所以有这样的胆气,对经济极度困难者,网开一面,不再破费检查。笔者在此不否认开单检查的必要,只是希望后来者,能知当时医者之心,能权衡、能通变,有善念、有善行但不留痕迹,这才是真善!

2.该患者首诊时血压是高的(BP:/mmHg)。时隔14年,血压复查为:BP:/80mmHg。再三询问,否认有高血压,否认服过降压药。我们遇到太多的病例血压一升高似乎一辈子都得服降压药似的!

3.该患者住本市城郊集合部**桥,属于经济较为困难的居民,该处居民当时(90年代)土地房屋被拆迁(极少补偿),且当时没有医保覆盖,但当地民众的医院,无钱走投无路才找当地卫生所。初病时即去当地卫生所就医,反被认为不正常。该所医生也不争气,破罐破摔,水平太次,且无仁德,推诿甩锅,殊属可笑。既往就诊,该医谓:头痛找神经科,肢麻找外科。就是没有自己的位置,一个社区医生应该怎么做?做什么?

主笔

李铁军

编辑

沈露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jiannanzhong.com/lzyj/79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