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妇科单孔腹腔镜及NOTES手术的

专家共识

中国大陆妇科单孔腹腔镜及NOTES手术的探索发展及现状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包括NOTES)专家技术协作组

纵观腹腔镜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人们在追求扩大手术指征、完成更难更复杂手术的同时,又要保持甚至提高腹腔镜的微创优势,这应该是腹腔镜手术的术式发展的原动力。过去20年,腹腔镜手术领域的飞速发展,进一步证明了腹腔镜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诸多益处,如减小切口的大小、更少的疼痛和创伤、更少的并发症、更短的住院时间、更快的恢复和更好的美容效果。妇科腹腔镜手术发展至今技术日臻完善,但也面临着如何追求更加体现微创理念、带给患者更多人文关怀的问题。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laparoendoscopicsinglesitesurgery,LESS)是基于近年来兴起的自然孔道内镜手术(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的基本理念,即减少或隐藏手术瘢痕、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而开展起来的。

在中国大陆,虽然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起步较晚,但是一直在坚持探索中前进。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近年来国内妇产科医师在此方面的探索,保持了与国际同步,甚至某些技术已经领先;笔者通过回顾总结中国大陆在妇科LESS及NOTES方面的探索发展及现状,意在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我们的技术水平。

一、术式历史

年,何萃华等[1]报道了经腹腔镜的女性绝育手术74例分析,使用带偏移目镜的腹腔镜,用单极式电凝电切输卵管绝育的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年,高树生等[2]报道了宫外孕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术。年,高树生等[3]报道了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尝试应用所谓“如同牵线木偶”的经皮吊索缝合提拉固定卵巢。年,马秀清和苗庆松[4]报道了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年,熊巍等[5]报道了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3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对比研究,证明单孔腹腔镜治疗妇科良性卵巢囊肿是安全可行的,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术后能达到更好的美容效果。年,张俊吉等[6]报道了单孔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23例临床分析,创造性应用自固定倒刺缝合线缝合阴道残端,跨越了单孔腹腔镜下缝合打结的难点,做到完全单孔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年,王秋娟等[7]报道了单孔3通道法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初探。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方面:年,刘木彪和蔡慧华[8]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单孔腹腔镜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成功实施了单孔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未有并发症的出现。年,孙大为等[9]报道,单孔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临床报告,初步探索了单孔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年,王延洲等[10]报道,单孔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宫颈癌:一项单中心的初步研究,探讨单孔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短期临床结局,结论是具有丰富的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师在熟练掌握LESS的情况下,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进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是可行的。

经阴道NOTES方面:近3年,随着经脐腹腔镜手术经验的成熟和国产经阴道NOTES专用Port的临床应用,医院得以开展,并在学术会议发表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刘海元等的经阴道NOTES宫外孕输卵管切除术、孙静等的经阴道NOTES卵巢囊肿剥除术、刘娟等的经阴道NOTES子宫肌瘤剔除术、张俊吉等的经阴道NOTES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式涵盖了妇科良性病变的手术类型,全面探索了该术式的临床可行性、临床安全性、特殊手术技巧、手术效果和患者临床体验等,为以后深入研究和开展奠定了基础。

反思存在的问题:首先,令人困惑的是几乎未见并发症发生的报道,究其原因可能是手术例数不够多或者研究者不够重视;其次,缺乏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证明患者通过此手术获益的程度。

二、学术探索与创新

国内妇科学者高度重视该术式的学术研究,体现在3个方面:基础及动物实验、专题研讨会议、临床规范化指导意见的制定。

年,在北京进行的中国妇科专家单孔腹腔镜手术olympussalon,具有深远的意义,首次集中了以梁志清为代表的国内妇科手术的11位权威专家,亲自操作动物实验,研讨伦理及临床可行性,遵循中国国情制定开展步骤及方案。

年4月,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组织全国妇科微创领域30余位专家,在郎景和院士的主持下,于北京召开专家讨论会,共同讨论制定了《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专家意见(临床指南)》,从名称标准化及定义、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入路切口及手术的难点、学习和培训等,给出明确的规范的意见,指导该项技术科学有序的发展[11]。

年,孙大为、张俊吉、卢美松、杨清等编写出版了第一本《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学》专著。

年4月,由关小明教授、刘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首届国际妇科经自然腔道手术大会(TheFirstGlobalConferenceof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在广州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0余位学者参与研讨。

年12月,由孙静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举办了上海地区的首场单孔腹腔镜会议,推广单孔腹腔镜与NOTES技术。

国内学者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强力推动了技术进步和成熟;代表性的有韩璐的利用穿刺器的安全入路法、张潍的脐部整形缝合术和自制手套Port的改进、张宗峰的悬吊暴露清扫淋巴结、冯云的妇科与外科联合手术的应用、王光伟的单孔腹腔镜手术日间病房管理模式等。

三、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

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是密不可分的两个要素,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这方面,笔者认为中国妇科做得更好,理由是有层次、有组织、有规模,顶级的专家在学会的学组和科研协作组内,通过交流研讨,提高技术水平,医院。

特别要提出的是,李奇龙教授和关小明教授为中国大陆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作出卓越贡献(表1)。亚太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治疗医学会(APAGE)前理事会主席李奇龙教授自年首先在上海开办单孔腹腔镜WoRshop,培训传授技术;BaylorCollegeofMedicine关小明教授自数年前亲授的多位大陆学者,现均已成为国内妇科单孔腹腔镜的知名专家。

表1—年的国内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培训班

时间

地点

举办单位

主办者

—年

上海

APAGE

李奇龙教授

年4月和9月

广州

广州医院

关小明教授、刘娟教授

年7月和11月

济南

山医院

荣风年教授、马迎春教授

年3月和11月

北京、杭州

沃医妇产名医集团

龚晓明教授

人才培养的成果还凸显在一批中青年学者的成绩上,他们使单孔腹腔镜手术水平达到甚至超过传统腹腔镜手术水平。佐证是,在近3年的各种全国性的妇科腹腔镜手术视频大赛中,张宗峰、刘海元、杨卓等均入围决赛,王延洲获3次冠军,陈诚、马迎春和贾炎峰各获1次冠军,吕小慧和贺艳丽各获1次亚军。

四、政策支持和学会支持

中国大陆的妇科LESS及NOTES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的领导和支持,在主任委员郎景和院士的指导下,成立下属学术组织。

年4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协助组。

年6月,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单孔腹腔镜技术(包括NOTES)全国科研协作组。

年12月,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微无创委员会妇科单孔腹腔镜技术(包括NOTES)学组。

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立项八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课题(AA)(郎景和、梁志清)、临床新技术原始创新型重点项目(SWHYSCXZD-07)(王延洲)、广西科技攻关项目(赵仁峰)等。

五、器械研发与创新

目前,国内单孔腹腔镜手术器械的研发和生产如火如荼,尤其是国产医疗器械厂商研发的经阴道NOTES专用Port,是国际上唯一具有商品许可证的创新产品,代表了国际最领先的创新水平。

六、结语

通过回顾我们的探索历程,深刻认识到中国大陆的妇科单孔腹腔镜及NOTES进入到快速发展期,将要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用更科学的方法、更严谨的态度、更加倍的努力,深入研究,稳健前行。我们的出发点是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的理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愿与所有外科同道共勉。

单孔腹腔镜协作组协作成员名单(以姓氏拼音排序)

蔡云朗、陈继明、程文俊、丛江琳、戴建荣、邓锁、冯云、韩璐、纪妹、贾炎峰、郎景和、梁志清、刘海元、刘华放、刘娟、刘木彪、刘青、刘瑶、卢美松、马彩铃、沈慧敏、孙大为、孙静、王光伟、王建、王素敏、王延洲、王玉东、王育、吴素慧、杨清、易为、于昕、张洁、张俊吉、张潍、张震宇、张志强、张宗峰、赵仁峰、赵淑萍、郑莹、朱颖军、祝贺

执笔孙大为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01-15)

(本文编辑:薛瑞华)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包括NOTES)专家技术协作组.中国大陆妇科单孔腹腔镜及NOTES手术的探索发展及现状[J/CD].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11(1):1-3.

征稿征订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作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将重点刊登省部级以上的科研课题相关的文章。

ngjing









































北京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jiannanzhong.com/lzzj/4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