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冠囊肿引发的包块
小孙两年前怀孕时,超声波检查发现其左侧附件囊肿约5厘米X4.5厘米X4厘米。分娩后多次复查,囊肿依然存在。这次普查发现囊肿有所增大,约6厘米X6厘米X7厘米,表面光滑,囊性活动,没有压痛。平时小孙没有腹痛,月经异常,尿急,尿频等症状。因害怕恶性病变和扭转而要求住院手术。
术中发现其左侧附件囊肿是卵巢冠囊肿,卵巢管在囊肿上延伸而卵巢向下移位。囊肿壁薄,囊腔内充满透明液体。随即进行了卵巢冠囊肿剥除术,术后病理证实此诊断正确。
卵巢系膜内的中肾管残迹可以形成潴留性囊肿。阔韧带内的卵巢冠囊肿可见于任何年龄的女性。由于形成缓慢而且很小,一般不引起症状。但是囊肿增大并压迫邻近器官时就会产生症状。
术前诊断卵巢冠囊肿比较困难,常被误认为是卵巢囊肿或肿瘤。一般只有通过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在排除卵巢肿瘤以后进行卵巢冠囊肿剥除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包块
小李25岁了,15岁月经初潮。初潮的最初5年月经既规律,又没有不适,可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添了个痛经的毛病,每次月经来潮的最初两天,她的肚子痛得直冒汗,一定要吃止疼药才能有所缓解,而且痛经越来越重,有时伴腰骶部,阴道及会阴部疼痛,还有性交痛。小李结婚2年了,未避孕却一直也没有怀孕。医院看病,被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吃了不少药,病情也没有明显好转。
最近单位组织体检,小李做了妇科检查,检查发现她的阴道后穹隆有3个紫蓝色触痛结节,子宫骶骨韧带增粗,子宫后倾固定,子宫右侧还摸到一个囊性包块,粘连不活动,轻度压痛,这个包块有5*5*4厘米大小,医生认为她的病情加重,建议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顾名思义是指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或者引发疼痛,不育及结节包块等,通俗点儿说就是,子宫内膜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异位的子宫内膜可以出现在身体的很多部位,但绝大多数都出现于盆腔内的卵巢,盆腔腹膜,子宫骶骨韧带,直肠阴道隔,其中尤以卵巢最为常见,约有8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会侵犯卵巢,其他还有宫颈,阴道,外阴肠道,泌尿道,肺以及瘢痕内异症(腹壁切口及会阴切口),患者多为25-45的女性。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良性病变,但有向远处转移和种植的能力。对于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
1.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屑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腹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并在该处继续生长蔓延,因而形成盆腔内膜异位症。剖宫产后形成的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此种学说的有力例证。
2.体腔上皮化学说:卵巢表面上皮,盆腔腹膜,直肠阴道隔等,在反复经血回流,慢性炎症刺激或长期而持续的卵巢激素等作用下,被激活而转化为子宫内膜,从而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3.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在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如肺,胸膜等处可以偶尔见到异位的子宫内膜生长,即为子宫内膜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的结果。
4.要位内膜决定论:子宫内膜在宫腔外经过黏附,侵袭等过程得以种植,生长,发生病变,在位内膜的物质起决定作用。
5.免疫学说:决定因素是机体全身及局部免疫状态和功能,激素及细胞因子和酶也起一定的重要作用。
6.内异症有家族聚集性。外界环境污染(如二噁英,Dioxin)有一定影响。
小李为什么会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上还难以明确病因,但及时,有效的治疗很重要。于是,小李住院后做了手术,切除了右侧卵巢和盆腔局部病灶。
文中图片均属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用爱心呵护女性,用真情传递健康
?分享是一种美德,点赞是一种鼓励^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