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B超发现肿块、血清CA升高、无阳性临床表现、外周血ctDNA中发现了BRCA1序列致病性突变的患者是否需要行手术?应该行什么手术?手术时机怎么选择?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病例。
近日,上海交通大医院妇科(以下简称“仁济妇科”)肿瘤遗传门诊收到了患者送来的一面锦旗。原来,该送锦旗的患者年近70岁,几月前例行体检,妇科B超检查发现右侧卵巢体积增大,直径达3-4cm左右;磁共振显示,右卵巢内囊肿一枚,直径2-3cm,弥散受限,局部信号强化,抽血化验提示血清CA轻度升高。虽然当时并无任何身体不适,但是结合自己的乳腺癌家族史,患者怀疑自己罹患卵巢癌可能,医院就诊,始终未获得明确诊断。患者最后抱着尝医院妇科肿瘤遗传门诊咨询,仁济妇科副研究员何以丰医师接诊了她。
何医师根据患者年龄、绝经多年、乳腺癌家族史、既往乳腺肿瘤切除史等情况,鉴于乳腺癌和卵巢癌共有遗传突变位点的特点,给该患者开具了外周血BRCA1/2基因检测。后患者血样被送到上海鼎晶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以下简称“鼎晶医学实验室”)行“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BRCA1/BRCA2基因检测”,二代测序结果显示该患者血细胞中未携带BRCA1/2基因突变。考虑到绝经后妇女罹患卵巢恶性肿瘤风险增高,且患者有明确的乳腺癌家族史,何医师要求鼎晶医学实验室分析该患者血清游离肿瘤DNA(ctDNA)情况。结果,在患者外周血ctDNA中发现了BRCA1序列致病型突变的存在!
根据此高精确度的肿瘤遗传基因分析结果,结合患者年龄大、强烈要求手术诊治等情况,仁济妇科果断为其实施腹腔镜探查术。术中发现,患者右卵巢有一枚大小约3×3cm厚壁包块,术中冰冻提示为浆液性囊腺瘤,遂为患者行“腹腔镜下双侧附件及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右侧卵巢包块组织)BRCA1蛋白染色呈阴性,DNA测序提示细胞BRCA1基因存在致病突变,为纯合型,基因组分子特征处于癌变前期。右卵巢肿瘤BRCA1突变位点与其外周血ctDNA检测结果一致。
得益于何医师的及时诊治,患者幸运地避开了严重的恶变后果,今后不必为卵巢癌隐患所困扰。由于腹腔镜手术切口小且用时短,患者体表切口隐蔽,几乎看不到,且体内组织创伤小,术后一月,患者即恢复良好,身心舒畅,家属也对手术结果十分满意,因此特地前来向何医师致谢!
按当前临床诊疗指南,绝经后妇女若发现卵巢囊肿,可逐年随访,直到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肿瘤直径5cm;(2)CA/HE4评分高危;(3)B超/CT/MR影像学表现为恶性特征;(4)恶性风险指数(RMI)达到卵巢癌诊断标准。此时,行剖腹探查,诊断符合率最高。然而,这种诊疗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却会使绝大多数高危患者错过肿瘤一级预防的最佳时机,即使后续手术,预后也较差。另外,部分患者经多年随访,年事已高,无法耐受大范围肿瘤减灭,不得不放弃手术治疗,姑息处理。因此,当前卵巢癌防治领域中,优化卵巢肿瘤患者尤其是绝经后卵巢囊肿患者的手术介入时机,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尤其是利用国际大规模临床研究所证实有效的BRCA1/2基因突变分析,及时预测卵巢肿瘤的恶性转化风险,在恰当的时机对高危患者实施卵巢癌一级预防措施(腹腔探查术、预防性子宫/附件切除术等),杜绝卵巢恶性肿瘤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免于长期处于生理及心理的双重阴影中,这将会大大提高卵巢肿瘤高危妇女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仁济妇科肿瘤遗传门诊及干预治疗团队正在绝经后卵巢肿瘤诊疗领域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现有的诊疗手段,以期做到帮助每个患者选择最优化临床决策。
基因背景信息
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cancersusceptibilitygene,BRCA)是重要的抑癌基因与肿瘤易感基因,包括BRCA1和BRCA2。BRCA在DNA修复的同源性重组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BRCA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显著增加。携带BRCA突变的女性可能出现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5~10%的乳腺癌与BRCA突变有关(BRCA1比BRCA2更常见,风险更高,BRCA1基因发生突变的人在40岁以前得乳腺癌的概率高达19%)。BRCA突变的女性乳腺癌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卵巢癌风险是正常人的30倍。由于BRCA1和BRCA2变异是从父母遗传来的,因此叫遗传性或生殖细胞系突变。BRCA基因变异是一种显性遗传,导致癌症的显性表达。
遗传门诊信息上海交通大医院开设妇科肿瘤遗传门诊,本门诊针对未发病健康人以及妇科良性疾病、癌前疾病、已罹患癌症患者进行必要的基因检测,分析和辨识癌症易感基因,并根据受检者基因型和遗传特征为其提供最佳诊疗方案的建议,改善对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管理,实现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动态咨询、沟通及随访,为受检者本人及其近亲家属的健康、保健、肿瘤预防提供长期医疗保障。
本门诊临床适应症范围各类妇科肿瘤术前(1)对于涉及全子宫/附件切除术的所有患者。保留子宫、输卵管和/或卵巢除了考虑现有疾病累及范围之外,是否存在影响复发和恶变的易感基因也是决定手术范围的关键因素。(2)保留子宫和附件者。术后需要根据基因情况,进行肿瘤的监测和随访。(3)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肿瘤患者。需对手术标本进行基因测序,明确驱动和从属基因类型,便于术后治疗。
术后辅助治疗患者(含放疗、化疗、靶向治疗)(1)妇科良、恶性肿瘤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要根据检测到的基因类型,结合定位检测结果,判断其有无复发风险。(2)进行靶向治疗患者。
各类雌、孕激素及其拮抗剂的长期使用者(1)拟行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者。需排除其是否携带导致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的易感基因,提高安全性。(2)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需根据基因分型对其进行子宫内膜保护治疗和随访。(3)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患者。需根据基因分型判断其是否有激素治疗适应症、判断其激素治疗疗效、帮助选择手术治疗决策和时机。
各类已经/尚未明确诊断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1)患者本人。针对易感基因类型及疾病临床表现给予其不同的预后分析和治疗建议(化疗、靶向治疗和精准治疗等)。(2)患者家属。进行从评估、检查、无病随访、药物/手术干预、术后随访、家庭式防治手段实施的完善的长期管理,以期是降低患者整个家族亲属或后代的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杜绝其妇科恶性肿瘤事件的发生。
各类肿瘤基因(不限于妇科)携带者且有生育计划者(含已患者或其近亲,性别不限)(1)已经在其它临床科室明确诊断的肿瘤易感基因携带者。为了优生优育,进行产前和植入前基因检测。(2)尚未明确是否携带肿瘤易感基因,但是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有肿瘤病史者。进行遗传评估、产前/植入前基因检测和产后随访。(男女、年龄不限,夫妻双方、子女、父母均可前来门诊)
门诊专家团队狄文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医学院妇产科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辑、《上海医学》副主编、《现代妇产科进展》等杂志编委,全国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医学教材《妇产科学》编委。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第12届优秀教材特等奖,年获上海市“育才奖”、年第三届上海市高校“名师奖”、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奖”。年入选上海市科委优秀学科带头人培育计划,年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物。曾在美国作为期三年的博士后研究,专攻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其研究成果“维甲酸感应基因启动子”的研究获得年世界议会基金奖。医院妇产科肿瘤小组近年来在妇科肿瘤的综合诊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妇科肿瘤患者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使其5年生存率大大提高。有关上皮性卵巢癌的转移及其耐药机制和靶向治疗的系列研究获得年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何以丰副研究员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医院妇产科副研究员。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首届临床医学专业(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年在该校获得遗传学硕士学位,年获得妇产科学博士学位,分别师从中国遗传学会会长赵寿元先生和前任会长谈家桢先生、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狄文教授以及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兼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徐丛剑教授,是国际上T.H.Morgan(诺贝尔奖获得者)基因学说的国内继承者,在国内妇科肿瘤临床方面的主要开拓者。-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妇产科学系完成了为期两年的博士后培训,参与临床工作,长期从事与妇产科学相关的癌症、干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方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提出了发育生物学的三个基本定律。曾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攀登计划”、“计划”、“十一五支撑计划”等多项重大课题,年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称号。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上海市科委技术支撑、产学研医重点研究课题多项。已在JProteomeRes、CancerLett、Oncotarget、JTransMed等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担任《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JTransMed、Oncotarget、CancerLett、CellMolImmunol特约评阅人,意大利卫生部项目评审专家。他在妇科肿瘤家系分析和家庭式防治方面积累有大量临床经验,曾在传统家系分析基础上,根据妇科肿瘤患者的特点引进并创建了很多廉价、高效的肿瘤遗传分析检测手段,获得了良好的国内外声誉。他指导实施了国内大规模的家族性卵巢癌基因调查分析工作,为卵巢癌患者家庭带来了新的安全和保障。除了妇科恶性肿瘤,在妇科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症、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具有一定恶变机会的疾病方面,他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性治疗和早期预防措施,满足了患者在保存生育力、维持正常激素内分泌环境的基础上不发生或少发生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的一级预防需求。何以丰医师作为一名研究型学者,近期一直专注于安全有效地为家系后代排查恶性肿瘤易感基因的工作,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密切合作,服务对象面向所有男女性BRCA1/2突变基因携带者。
门诊挂号时间:每周三下午1: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