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开门,店里做了几笔生意,其中一个老奶奶,之前在我手上买过一次东西,当时她去菜场买菜,东西太多不好拎,我找了一个袋子帮她装好,帮她绑在自行车上,老人再三地说谢谢。今天她又来买东西,我们很熟络地聊天,老人很健谈,我听她说着家常琐事,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快乐和一丝不易觉察的孤独,送她出了门,我坐在电脑边上整理账目,我的脑海里总在想着那位老人,想着她不经意流露出的孤独感。父亲来了,他在菜场买了一些虾过来,我陪着他坐在门口聊天,父亲老了,他的头发白了大半,星点的黑发跳跃在银丝中,瘦长的脸上如沟壑般的皱纹爬上了额头,他坐在椅子上,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有些刺眼,父亲换了一个方向坐下,他有些啰嗦的重复着话题,我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下话,父亲似乎很满意这种方式的聊天,气氛随意而轻松。父亲依旧固执,我让他留下来吃饭,他坚持不同意,没有办法,我只能顺着他的意思,我们随意的聊天,父亲站起身要走,我也拦不住,看着他转身而去的背影,有些孤寂有些衰老,我忽然想起那位老人,想起她不易觉察的一丝孤独,所谓孤独,其实就是衰老。父母的年龄大了,腿脚不再利索了,经常生病,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精神,而我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依附他们,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事情而不用征求他们的意见,相反他们有很多事情都在等着我们拿主意。前段时间,妈妈开刀住院,开到一半的时候,医生喊家属,由于妈妈做胆囊手术忽然发现附件上有囊肿,医生建议我们一并拿掉,他让父亲拿主意,父亲搓着手,眼神焦虑不已的望着我,那时候姐姐没有到,只有我和父亲在,我没有犹豫,我问了医生手术的意义及危险性,我签了字,我看见父亲重重的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紧张也放松了下来,我知道那一刻,我是他的主心骨。我陪着父亲在手术室外等候,等了好几个小时,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不停地张望,内心的焦急化成一步一步的在手术室外来回的走,我不停地安慰着父亲,一切都会好的,父亲在我的宽慰下逐渐平静了下来。手术很成功,妈妈被推了出来,看着虚弱的妈妈,苍老的父亲,我知道我和姐姐的责任重大,我也明白,此刻的父母最需要的是什么?在医院陪护的日子里,日夜陪伴在妈妈身边,妈妈就像一个幼儿需要我,我离开一会,她的眼神就在寻找,我知道她怕我放开她的手,就像小时候的我们怕妈妈放开我们的手。母亲的病经过治疗开始好转,精神也好多了,她的眼神不再紧张,不再惶恐,我陪她散步的时候,她依旧牵着我的手,就像小时候的我牵着她的手。那一刻的我,忽然百感交集。生命在循环,亲情在延续,家人的爱永远是我们对这个家对这个社会最真诚的渴望。那一刻的我,有泪在眼睛里转动,我握紧了妈妈的手,我希望我手心里的温度能让妈妈感受到来自女儿的温暖和信心,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在医院陪护的日子里,我医院,看她忙进忙出的样子,我知道有一种爱在传递,有一种精神在传承,我永远相信,言传身教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来自生活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真正的教育。衰老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情,无法避免无法逃脱,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对待父母,好好对待生活,我们常常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句话说得很美,写出来很美,可真正懂这句话的意思后,你会发现这句话的重量,绝不仅仅是说的那般轻松,它太重了,重到我们要用一生去读懂它。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三字经里的这几句话大家都会背,我们都有孩子,我们都会老,我们以后也同样面对衰老这个问题,以孝为本永远是我们应该教育孩子的。没有想到自己因为一个老人的不经意流露出的孤独感写出这么多的话来,或许有人会说我太煽情了,可是仔细想想,人生大抵如此,对于生活我们从来不能拒绝,既然不能拒绝,那就坦然面对,好好爱你的父母,爱你的孩子,爱你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