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的肿瘤之一,是指发生于卵巢的囊性肿物。
绝大多数卵巢囊肿为良性,亦有少数属恶性或有恶变的可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30-40发病率最高。本病属中医学“癥瘕”范畴。卵巢囊肿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脉证并治》其曰:“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者,胎动在脐上者,为瘤痼害。……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张仲景所指的癥病相当于妇人腹部的肿瘤包块,卵巢囊肿属此范畴。在治疗方面张仲景首先提出宜用下法,药用桂枝茯苓丸,寓活血化瘀以除瘤之意。气血津液失调是卵巢囊肿的病机关键,本虚标实是发生机制,肝血不足、肝郁脾虚为本,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为标。多数医家认为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是卵巢囊肿的主要病机。
中医目前对卵巢囊肿的治疗,除活血化瘀外还采用了祛痰、利湿、清解、散寒、软坚等诸法,在方剂的应用上临床多选用东汉张仲景的桂枝茯苓丸。
现代医学认为,桂枝茯苓丸能够改善卵巢、附件等组织、器官的微循环,增加局部的血流量,使囊肿内的水液消散,软化纤维组织,使囊壁包膜溶解吸收而囊消病除。
姜玉凤用桂枝茯苓丸合金铃子散加减:桂枝6g,茯苓15g,赤芍、牡丹皮、桃仁、金铃子、延胡索、当归尾、浙贝母各10g,红藤、败酱草各30g,生甘草3g。白带多者加黄柏、椿根皮;腰痛加川断、桑寄生;少腹有下坠感者加黄芪。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治疗卵巢囊肿15例中,年龄最小26岁,最大40岁。囊肿最小1.7cm×2.5cm×2.0cm,最大5.1cm×5cm×5cm,均B超确诊。妇科检查均可触及一侧附件有大小不等的肿块,伴轻度压痛。自觉少腹胀痛或有下坠感、腰痛,均有月经不调。
方用桂枝茯苓丸合金铃子散加减治疗。治疗结果:15例经治疗自觉症状逐渐下消失,妇科检查转阴,B超复查囊肿全部消失。服药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4个半月,平均46天。
吴金娥等以桂枝茯苓丸为基本方,药用:桂枝10g,茯苓15-20g,赤芍15g,牡丹皮10g,桃仁10g(打),青皮10g,小茴香6g,川械子10g,昆布10g,海藻10g。湿热甚者加苍术、蒲公英;腰骶部酸胀者加杜伸、巴载天;乳房胀痛者加用柴胡、郁金、白芍。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20天为1个疗程,间隔1周再行第2个疗程,月经期暂停服药,治疗1个疗程后复查B超。2个疗程无效改用其他疗法。
治疗卵巢囊肿50例:患者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0-34岁24例,31-40岁21例,41-45岁5例;病程最长12年,最短半年。全部病例均经妇科或B超检查确诊,肿块最大为7.5cm×5.8cm,最小为4.5cm×3.2cm。均排除恶性肿瘤。伴原发性不孕12例,继发性不孕27例,结扎术后11例。
治疗方法: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20天为1个疗程,间隔1周再行第2个疗程,月经期暂停服药。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正常,B超复查肿块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正常,B超复查肿块缩小在1cm以内;无效:临床症状部分好转,但B超检查肿块无任何变化。
服药2个疗程后治愈47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谭某,女,25岁,工人,年5月10日初诊。患者于4年前因未婚先孕而行人流术,术后2个月开始出现下腹部胀痛不适,每逢经期症状加重,未做系统检查和治疗。婚后症状日趋严重,每次房事后可诱发下腹部疼痛;经行不畅,量少色暗有血块,伴有腰骶部酸胀不适。诊断为右侧卵巢囊肿。因婚后未孕不愿手术而要求中医治疗。
刻诊:面色不华,形体消瘦,精神抑郁,肌肤欠润,舌质暗、边有瘀点,脉沉涩。
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囊性肿物,表面光滑,质中,触痛明显,左侧附件(-)。
B超检查:右侧附件区可探及4.4cm×3.7cm低回声区,边界清,左侧附件(一)。证属气滞血瘀,瘀血停滞,积而成癥。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散结。
方用桂枝茯苓丸方加味:桂枝10g,茯苓20g,赤芍15g,牡丹皮10g,桃仁10g(打),青皮10g,小茴香6g,川楝子10g,昆布10g,海藻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连服7剂后下腹及腰骶部胀痛明显减轻,精神较前好转,药已对症,效不更方,继服10剂,诸症消失。停药1周再行妇科检查,右附件区未触及肿块。B超复查:右侧卵巢囊肿已消失,继守原方5剂巩固治疗,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未复发。
高某某,女,38岁,少腹疼痛,月经紊乱,量多,腰痛已半年。医院妇科检查,附件部位触及有肿块,又经B超检查示:右侧卵巢处有一个4.8cm×3.6cm×2.7cm囊肿,左侧卵巢处有一个4.3cm×3.5cm×2.5cm囊肿,确诊为双侧卵巢囊肿。建议手术切除。患者因俱怕手术要求中药治疗。症状如前述,脉弦滑,舌紫苔腻、体质肥胖,诊为瘀积。
处方:桂枝15g,茯苓20g,牡丹皮10g,赤芍15g,桃仁10g,昆布15g,海藻20g,牡蛎30g,大黄5g,陈皮15g贝母10g,夏枯草15g,蜜30g,醋30g,5剂。服药后,阴道排出大量血性黏液状物,无其他不适感。继服上方5剂,血性物排出逐渐减少,下腹痛减轻,又服药5剂后,血性物已无,经B超检查示:双侧囊肿均消失。为巩固疗效,又照上方做丸药一料,每丸重20g,1次1丸,1日3次,连服1个月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月经恢复正常。临床治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金匮要略》曰:“妇人宿有癥病,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方中桂枝通血脉,茯苓安正气,芍药和营,牡丹皮、桃仁活血化瘀,合而用之,为祛瘀化癥之剂。丸改汤意取速效,加入昆布、海藻、牡蛎等以增强软坚散结之力,再加入蜜、醋二味,一取蜜润滋补,一取酸收软坚,这样一润一收,促进了癥块的速行、伸邪祛而不伤正,所以在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
源自难病奇方《桂枝茯苓丸》,朗致药业云事业部滇西省区市场部整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