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因情绪出现气滞气结,如在寒邪外侵加速病变为囊肿,进而可发展成肌瘤。囊肿内聚物初期为稀状液态物质,如不愈日久形成脂肪物质即成肌瘤。
病因病机:
气滞→气结→囊肿→肌瘤→良性肌瘤→恶性肌瘤。囊肿期转化关键在于寒凝,寒凝而成脂肪化→肌瘤→恶性肌瘤。
腹部症见下腹痛,乳胀舌暗红,瘀斑,苔白。
治疗:
1、治法:调肝肾补脾胃
2、处方:肾俞、八髎、肝俞、太冲、脾胃经原络穴
3、方义:补肾调脾祛寒化湿功效
手法:先泄后补
?轻泄手法判断寒热(上热下寒、上寒下热或前寒后热)一疗程左右,治疗过程禁烟酒、适当运动防止受风着凉,避免劳累过度,保持心情舒畅。2—3疗程好转或康复。
积聚
积聚是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多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所致。
腹部肿瘤、肝脾肿大、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出现类似积聚证候时可参考本节内容治疗。
一、膳食原则
1.聚证病在气分,以疏肝理气、行气消聚为基本治则,重在调气;积证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本治则,重在活血。
2.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少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及腥膻之品。
1.聚证
(1)肝气郁滞
[证候]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之间时有不适,病情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食疗方]
玫瑰花茶(《本草纲目拾遗》)
原料组成:干玫瑰花6—10g,红糖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玫瑰花放人茶杯中,用开水冲泡,温浸10分钟后即可饮用,代茶饮。
方解: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擅长行气解郁、和血散瘀;红糖味甘,性温,既有活血化瘀之功,以助玫瑰花之力,又可以调味。二者相配,相辅相成,行气活血之力得以加强。
(2)食积阻滞
[证候]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舌苔腻,脉弦滑。
[治法]化浊,导滞通腑。
[食疗方]
山楂麦芽茶(《中国药膳》)
原料组成:山楂20g,麦芽10g。
制作及用法:山楂洗净,切成片,与麦芽同置于锅中,放人清水煎煮
方解:山楂味酸、甘,性温,功能补脾健胃、消食化积,尤擅消油腻肉食积滞;麦芽味甘,性平,有消食和中的作用,能助米面食品的消化。二者相须为用,消食化积之力更强。
2.积证
气结血瘀
[证候]腹部积块按之较硬,痛处不移,饮食减少,体倦乏力,面黯消瘦,时有寒热,女子或见经闭不行;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滑或细涩。
[治法]活血祛瘀软坚。
[食疗方]
丹参烤里脊(《中国药膳大全》)
原料组成:丹参9g(煎水),猪里脊肉g,番茄酱25g,葱、姜各20g(切末),水发玉兰片、熟胡萝卜(切粒)各5g,白糖50g,醋25g,精盐1.5g,花椒10g,绍酒10g,酱油25g,豆油70g。
制作及用法:将猪里脊肉切块(如鸭蛋大),顺着切刀口10厘米深,用酱油拌一下,再用热油炸成金黄色,放人小盆内。加酱油、丹参水、姜、葱、花椒水、绍酒、清汤,拌匀,上烤炉中烤熟后取出,顶刀切成木梳片,摆于盘内。勺内放油,人玉兰片、胡萝卜煸炒一下,加清汤、番茄酱、白糖、精盐、绍酒、花椒水。开锅后加明油浇在里脊片上即成。日常佐餐随量食用,每周3—5次。
方解:方中主料丹参性微温而味苦,人心、肝经,专人血分,功能活血祛瘀,主治月经不调、闭经、积聚、瘀血腹痛;配料猪肉
性平味甘、咸,功能滋阴润燥、益气;番茄性凉味甘、酸,可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主料与配料相伍,性味平和化瘀而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孕妇慎用。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