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伤寒论》序,医圣之言,发人深省;
“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孔子雲: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每次上《医古文》都是这样的课文,每次都听的昏昏欲睡。也许是这样才稍稍有点底子,能读完这部皇皇巨著的序;看了很多遍,总觉得的引用有点多,但是读完几遍之后又感觉引用少了。“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字字珠玑,精巧直言,不忍多删。
作为在敲代码的医学生,好多人都说医疗不错,改行错了。也许吧,自己作死,死撑着不后悔。
春节回家,一如既往地回到爷爷的诊所,客串一下实习生,陪着老人家开开方,抓抓药,扎扎针。
老妈体检说左侧附件、子宫可见多个囊肿,子宫内膜厚度不均,下血不止。于是跟老爷子商量一下治法治则,我妈平时爱操心生气,又到七七之时,天癸竭,子宫内膜脱落不全。治以通因通用,当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佐以补气养血、收敛止血药,以防下血不止。补气养血:一来补气摄血,二来下血不止,易损血气。
六副中药水煎服,生姜大枣,一静一动为引,补散以助药效。前三副以坤草(益母草)为外加,用来活血化瘀和利尿,后三副以乌贼骨为外加,用来收敛止血,益母草顾名思义,在妇科上有不错的效果,乌贼骨固精止带,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功效。治病犹如战争,配伍七情,君臣佐使,博大精深。写到这,脑袋萦回一句:“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正好赶春节,老妈喝完第一副,逐渐排出瘀血块,下血较多,我一直观察,以防有气随血脱,气不摄血之状。中间很遗憾,停了一天,复进药,瘀血排出量减少很多,告诫自己以后记住,首次加倍等药代学的稳态和血药浓度,以及医嘱一定要记得说清楚服用问题,再次叮嘱爸妈每天冲服三七粉。
重新回归老本行帮老妈熬了几天药。找出不锈钢盆(以陶土等为好,受热均匀,不能用铜铁等金属容器),泡药没过药材1—2cm,温水浸泡半小时到一小时,一煎60分钟(一般40,药材中有酸枣仁未捣),二煎55分钟(一班35分钟),出锅后,两次合成一次,分两次服下。
回到单位上班,接到老爸打来电话,六副喝完,二次检查,彩超显示附件处囊肿没有了,子宫处囊肿缩小,下血已止,气血微亏。联系老爷子,再给我妈开三副药,以作巩固。
更加读懂精究医术的意义在于:“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