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间手足癣医院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33646.html
肺癌是我国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居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已经成为了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应该如何选择手术方式成为了许多肺癌患者及家属心中的疑问。
▲图源:shutterstock
手术切除为什么是肺癌治疗的首选
手术是治疗肺癌最主要的手段,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采用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预后效果最好: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对比了单独手术、射频消融、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结果指出,手术治疗的效果最好,中位生存时间为33.8个月;射频消融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8.2个月;单独化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9个月[1];
年发表的研究针对手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手术治疗后,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8.1%-64.6%;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仅为30.4%[2]。
因此,对于肺癌患者而言,如果可以手术,应尽量选择手术切除来提高预后效果。对于暂时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技术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在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辅助治疗后获得手术机会,进一步提高生存率。推荐阅读: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作为新辅助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带来治愈机会!
肺癌手术方法如何选择?
“
1.根据手术切除范围选择
目前治疗肺癌的手术方法包括肺切除术,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与袖状切除术四种:
全肺切除术:肿瘤位于肺的中央区域,且涉及到左侧两个肺叶或右侧三个肺叶,医生会采用全肺切除术。患者进行全肺切除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呼吸测试,来判断患者能否承受全肺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肿瘤区域较小,可以采用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切除肺部的肿瘤,实现根治肺癌的目的。
肺叶切除术:肿瘤局限于患者肺部的一个区域内,医生会对患者实行肺叶切除术。肺叶切除术通过手术的方式移除患者肺的一个肺叶,是一种常见的肺癌手术方式。年,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已经成为了早期肺癌根治术的标准。
袖状切除术:肿瘤局限于肺部的中心区域内,且但已侵及局部主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则可应用袖状切除术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四种肺癌手术方式,图源:日本顺天医院
另外,日本权威肺癌外科专家铃木健司教授的研究对比了肺叶切除术和缩小手术的治疗效果(术后5年生存率和肺功能)。根据研究结果,对于早期肺癌,实施比切除肺叶更小分区的“区域切除术”、以及从肺外侧切除部分肺的“局部(楔形)切除术”等缩小手术有可能成为标准治疗方法。
“
2.根据手术实施方式选择
目前,针对肺癌的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胸腔镜手术以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21世纪以来,全球外科肿瘤学家越来越多地应用胸腔镜手术切除肺癌,目前已成为了早期肺癌手术的优选。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伤口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视野开阔可进行精细的手术、可抑制呼吸功能的丧失、出血量少等优点,一般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后4-7天就可出院。
年,一项针对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N2期)的研究结果指出,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后,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更高(50.5%vs48.4%),无复发生存率更高(60.5%vs44.6%),且住院时间更短[3]。
▲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切除后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对比,图源:nature
另外,年7月发表在《JournalofThoracicDisease》中的研究,对接受成熟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和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成熟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技术可显著降低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率(15.2%vs34.9%vs39.1%),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2vs3vs4天)[4]。
但是,胸腔镜手术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操作较为复杂,需要手术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肺癌外科治疗专家操作,才能获得最好的预后。
日本顺天医院呼吸外科主任铃木健司是日本首屈一指的肺癌治疗专家,经他治疗的患者五年生存率高达惊人的95%、合并症发生率为欧美主要机构的1/5左右。
铃木教授十分擅长肺癌手术,且因充分利用熟练的技术完成高难度的手术而世界闻名,拥有3B期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高达40%(日本3B期肺癌整体五年生存率22%),平均术中死亡率为0.3%,出血量低至3ml的傲人成绩,在全球肺癌治疗领域保持较高水平。
同时,铃木健司在肺癌微创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是世界达芬奇机器人设备研发团队核心成员。
▲铃木健司教授,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