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的脐尿管囊肿合并感染

脐尿管连接胎儿膀胱和尿囊,通常在妊娠第5个月时消失。若未能消失,则可形成开放性脐尿管、脐尿管窦道、脐尿管囊肿或脐尿管憩室等多种异常。其中,脐尿管囊肿是指脐尿管中间未完全退化而两端闭合所致。

部分脐尿管囊肿可发生感染,但妊娠期发现的母体脐尿管囊肿感染较少见。美国学者JamesSargent等人在年第5期JClinUltrasound杂志上报道了1例经超声发现的妊娠期脐尿管囊肿感染的病例。

患者35岁,G3P1,无明显既往病史及腹腔内手术史,既往无泌尿系症状。

孕28周,患者因尿频、盆腔压迫和耻骨上疼痛就诊。尿检显示单纯的白细胞脂酶活性(+),临床给予呋喃妥因治疗。

孕29周,因症状无明显缓解再次就诊。患者无发热,体格检查触诊耻骨上轻度不适。经腹超声发现左侧卵巢一约1.1cm的不均质肿块,考虑为皮样囊肿。患者血清和尿检均为阴性,嘱继续服用呋喃妥因。

孕30周,患者再次就诊,主诉盆腔压迫、耻骨上疼痛、排尿困难、尿频和尿等待。患者仍无发热,体格检查发现耻骨上中线处显著疼痛。实验室检查示WBC17.9×/L,其中中性粒细胞80%,无幼稚细胞。

经腹超声发现盆腔正中一边界清楚的囊性包块,大小约5.7×3.9×3.5cm,紧邻或侵犯腹壁(图1和图2)。鉴别诊断包括脓肿、血肿、扩张肠管。鉴于患者疼痛顽固,行腹部MRI平扫发现该肿块并非源于肠道,且囊性包块内包含杂物(图3)。

图1经腹正中矢状面显示一厚壁囊性肿块,内可见分隔(箭头示)

图2经腹横切面显示的囊性肿块(箭头示)

图3矢状面T2加权单弹快速旋转回波(SSFSE)MR平扫图像显示肿块(箭头示)位于子宫前方、膀胱上方

由于患者疼痛加重,行剖腹探查术。然而,进入腹腔前囊肿破裂,囊内为黄色脓性液体。因腹腔内粘连,无法评估附件区。子宫前壁肌层变硬,可见长约5cm、深约1cm的坏死面(图4)。

图4术中囊肿引流和切除之后显示子宫下段肌层组织易碎坏死

导尿管逆行灌注未发现囊性肿块与膀胱相通。囊液厌氧菌检测发现普氏菌(Prevotellabivia)大量生长,有氧和抗酸菌检测为阴性。盆腔冲洗液细胞检测显示严重慢性炎症,未发现非典型或恶性细胞。囊壁活检示伴有严重炎症的纤维脂肪组织、肉芽组织和微脓肿形成,未发现恶性细胞。邻近肌层活检示良性线样上皮管状组织,符合脐尿管残留合并严重急性炎症。

术后给予头孢曲松钠和甲硝唑治疗,术后8天好转出院,超声未发现囊肿复发。孕39周,尽管担心存在风险,但最终患者顺利经阴分娩(原始文献PMID:)。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快来给我们留言讨论吧!

⊙学术主编/刘德泉

⊙投稿邮箱/xihuansushi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jiannanzhong.com/lzyj/71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