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常腰酸痛要注意了,可能是疾病引起的

时常听到一些女性朋友们说腰痛,大多认为是工作太累了,也没放在心上。其实,女性腰痛是很多疾病发生的征兆,特别是一些妇科疾病,我们要做到早知道、早预防。

一、引起女性腰酸痛的原因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女性腰痛,由很多原因引起,但根本原因如下:

1、过度劳累引起血瘀性腰痛

对于某些特点工作的人群,容易产生腰肌劳损。长期坐着或站着都会导致局部淤血运行不畅,使腰部韧带劳损,引起了疼痛。或者经常背负重物,使腰部负担过重,造成腰肌劳损,从而出现腰疼。表现为局部刺痛和针扎样痛。

2、肾虚引起腰痛

这也是女性最常见的腰痛。中医理论中,腰为肾之腑,主生殖和女性月经。女性每月月经失血过多,同时孕育、生产都会损伤肾气。最常见的是肾阳虚引起的腰痛,表现为整个腰部绵绵作痛、隐痛,酸软无力,还会经常出现失眠健忘的问题。

3、寒湿引起腰痛

此类腰痛主要是腰部受风寒侵袭引起,寒气、湿气存留体内,由于“寒主收引”使其经络受阻,血脉不通所以发生疼痛。表现为局部(腰部偏上)疼痛,表现为冷痛,阴雨天加重,有沉重感,转侧困难,卧床休息也不能彻底缓解症状,而且可能反复发作。

4、由于妇科炎症引起的腰痛

对于妇科来讲,很多疾病都可能会引起腰痛,最常见的是妇科炎症,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等;其次,某些妇科肿瘤也可以,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其中盆腔炎和宫颈炎引起的腰痛,是比较常见。表现为腰骶部酸困疼痛,伴有小腹坠痛、白带增多等。

二、艾灸调理女性腰痛

腰需要养,不要等到疼才去关心。如果出现腰痛,一定要提早找出导致您腰痛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艾草有“女性保护草”之称,本身具有温经散寒之功,艾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通过艾香点燃后,刺激人体的穴位,使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循环全身,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过度劳累引起血瘀性腰痛的艾灸疗法

此种情况主要是腰肌劳损造成的,艾灸取穴:阿是穴、肾俞穴、大肠俞穴、八髎穴、委中穴、阳陵泉穴和太溪穴。

(1)阿是穴:即为疼痛处,腰部感觉到疼痛的地方,就是阿是穴。

(2)肾俞穴:膀胱经上的穴位,在腰背部,第二腰椎下旁开1.5寸,和前面的肚脐眼平齐正好是第二腰椎。艾灸此穴可振奋肾脏的元气、增强肾的功能,是一个治疗腰痛的要穴。

(3)大肠俞穴(见肾俞穴图):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疏调肠腑、理气化滞的作用,主治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艾灸大肠俞可以直达病所,从而疏通经络气血,恢复腰部功能。

(4)八髎穴(见肾俞穴图):膀胱经上的穴位,在腰骶的部位,分为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左右各4个,故称八髎穴。八髎穴能通调所有的妇科病,有理下焦、健腰膝的作用。

(5)委中穴: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膝盖后面的直线中间叫做委中穴)。有舒筋通络、凉血解毒、散瘀活血、清热解毒的作用。腰背委中求,说明了委中穴治疗缓解腰部问题的重要性。艾灸委中穴,能够振奋整个膀胱经的活力,对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腰部疾病有不错的疗效。

(6)阳陵泉穴:胆经上的穴位,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为八会穴之一,筋之会穴,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活血散寒、疏利关节、通痹止痛之功,是治疗筋脉麻痹之要穴。

(7)太溪穴:肾经上的穴位,位于足内侧,足内踝(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有益肾、清热、安神、健腰、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作用。艾灸太溪穴,能全面调养肾经的元气。因此用肾俞配太溪,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肾虚腰痛,实际上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虚,都可以用这两个穴位来治疗。

2、肾虚引起腰痛的艾灸疗法

艾灸取穴:肾俞穴、太溪穴、命门穴和三阴交穴。

(1)肾俞穴、太溪穴(见上面介绍)。

(2)命门穴(见肾俞穴图):督上的穴位,在肚脐正对的腰部正中部位,也就是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是人体阳气之门,人的一切能量都来源于肾的阳气,艾灸命门穴,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

(3)三阴交穴:是脾经上的穴位,为肾、肝、脾经的交汇穴,所以可以调理三脏气血。位于内踝尖上三寸的位置,有健脾理血,益肾平肝的作用。艾灸三阴交。能把好血引过去,把淤血冲散,自然就不痛了。

肾俞穴、太溪穴、命门穴都侧重于补肾,而三阴交就侧重于活血化瘀了。大多数腰痛,都有淤血存在,淤血停在腰部,造成腰部血液循环不畅。

3、寒湿引起腰痛的艾灸疗法

对于寒湿所致的腰痛,应以温经散寒、通络祛湿作为治疗原则。

艾灸取穴:肾俞穴,腰阳关、委中、大肠俞和关元俞。

(1)肾俞穴、委中穴、大肠俞穴(见上面介绍)。

(2)腰阳关(见肾俞穴图):归属督脉,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有祛寒除湿、舒筋活络、祛寒湿、强腰膝等作用。是阳气通行的关隘,也是一个专门治疗腰部疾病的穴位,艾灸此穴可以让阳气顺行而上,缓解后背发凉、腰扭伤等症。

(3)关元俞(见肾俞穴图):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它与大肠俞一起应用有祛风散寒、通经止痛的功效。

4、由于妇科炎症引起的腰痛的艾灸疗法

肝脾肾的三个脏腑以及冲任督带四条经脉功能与子宫以及妇科疾病有关,故可以通过艾灸神阙穴、关元穴、气海穴、中极穴、归来穴、八髎穴、三阴交穴和涌泉穴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养护子宫、卵巢,延缓子宫、卵巢的衰老。

(1)神阙穴:任脉上的穴位,神阙,即“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是保健的要穴。经常艾灸神阙穴,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耳聪目明;还可以健脑安神、补肾助消化,加强肝脏肾脏的新陈代谢,使人体气血旺盛,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

(2)关元穴(见神阙穴图):任脉上的穴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可治任脉损伤还能同调肝脾肾三经,肝湿热、脾阳虚、肾阳虚,都可以治。艾灸关元穴可以调理和缓解很多妇科病。

(3)气海穴(见神阙穴图):任脉上的穴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艾灸气海穴能培补元气,调理气机,对于真元之气不足,下焦气机失调所致的气虚、脏腑虚弱、妇科病证均可调理之。

(4)中极穴(见神阙穴图):任脉上的穴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是足三阴跟任脉的交会穴,具有一穴调四经的作用,能益肾兴阳,通经止带,助气化,调胞宫,利湿热。艾灸它可以清化下焦湿热,还可以促进膀胱把湿热排出去。

(5)归来穴(见神阙穴图):胃经上的穴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艾灸此穴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调血室,温下焦的作用。

(6)八髎穴、三阴交穴(见上面介绍)。

(7)涌泉穴:肾经上的穴位,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有散热生气的功效,把气血引到脚上,实际就是引到涌泉穴去,叫引血归源。艾灸涌泉穴能使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并对很多妇科和生殖系统的小毛病有改善作用。

赞赏

长按







































呼和浩特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jiannanzhong.com/lzzj/2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