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1/5779612.html
国家药监局说,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的规定,经组织论证和审定,将胃痛宁片、化痔栓及消栓通络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调出非处方药目录,按处方药管理,同时对上述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
具体公告如下
↓↓↓关于胃痛宁片等3种药品转换为处方药并修订药品说明书的公告(年第12号)
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的规定,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和审定,将胃痛宁片、化痔栓及消栓通络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调出非处方药目录,按处方药管理,同时对上述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上述药品生产企业均应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相关药品说明书修订要求(见附件1—3),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于年4月30日前报省级药监部门备案。
修订内容涉及药品标签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说明书及标签其他内容应当与原批准内容一致。在补充申请备案后6个月内对已出厂的药品说明书及标签予以更换。
上述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新增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开展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相关药品使用和安全性问题的宣传培训,指导医师合理用药。
二、临床医师应当仔细阅读上述药品说明书的修订内容,在选择用药时,应当根据新修订说明书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
三、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用药前应当仔细阅读相关药品说明书。
四、各省级药监部门应当督促行政区域内的上述药品生产企业按要求做好相应说明书修订和标签、说明书更换工作;对违法违规行为组织依法严厉查处。
特此公告。
处方药、非处方药,你分清了吗?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医师处方,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按药品说明书即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在美国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OverTheCounter),简称OTC。
这类药物是在临床使用多年,已证实为安全性大的药品,多用于常见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
非处方药均有专用标识图案,印有“OTC”,有红色与绿色,分别代表甲类非处方药与乙类非处方药,这两者的区别如下▼
处方药处方药是治疗借助于诊断手段来确诊的疾病,凭有处方权的医师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用于病情较重并需要在医师、药师、护士监督下使用的药品。
处方药没有专用标识,其药理作用强,易引起毒副反应,应用不当易中毒,危及生命安全,这也是需经医生明确诊断后,凭处方取药的原因。
常用的消炎药有哪些?
消炎药是抗感药物的俗称,抗感染药物可分为抗细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和抗寄生虫药。
内服有: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氟哌酸、土霉素、四环素等等。
外用有:红霉素软膏(眼膏)、金霉素眼膏、百多邦等等。
注意:一般外用的抗生素都是非处方药,可以自己判断和购买。内服的多属于处方药,必须凭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切记抗生素可不能乱用喔!
为了确保有药安全,原来的头孢、倍他乐克、波立维、拜新同、胃痛宁片、化痔栓及消栓通络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由原来的非处方药变成了处方药。
非处方药大众则可以放心购买。相信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些常备药,那到底该储备哪些药品在家呢?这里GO妹给大家推荐几种适宜居家常备的非处方药!
1退烧止疼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家庭药箱里首先要备的就是退烧止疼药。通常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除了退烧作用以外,这两个药也是常用的止疼药,可以用于缓解头疼、牙疼、月经痛等很多疼痛症状。布洛芬同时还有抗炎的作用,也用于治疗风湿,跌打损伤、扭伤等引起的炎症,但布洛芬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有胃溃疡的病人不能使用。
家庭药箱里的药要将儿童和成人剂型分开存放。像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成人用的是片剂或胶囊剂,儿童就要用滴剂或混悬液。由于这两种药的儿童剂型口感很好,宝宝喜欢喝,家长应将药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宝宝过量误食引起中毒。
2镇咳祛痰药: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氢溴酸右美沙芬咳嗽多半是因为体内有痰,所以治疗咳嗽主要还是要化痰。化痰性药物通常可以选用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通过黏液排除促进作用以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促进体内痰液排出去,起到止咳的作用。乙酰半胱氨酸通过分解痰中的黏蛋白,使痰液变得稀薄易于咳出而达到止咳目的。这两种药也分成人和儿童两种剂型:成人有片剂,儿童有糖浆剂或者颗粒剂。
针对刺激性干咳,一般使用的是抑制咳嗽反射中枢的镇咳药,这类药绝大多数是处方药,例如含有可卡因的糖浆,滥用会成瘾。唯一的一个非处方药是氢溴酸右美沙芬,有成人和儿童通用的糖浆剂,也有成人的片剂。
3缓解鼻塞、流鼻涕药: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盐酸羟甲唑啉鼻腔喷雾剂(商品名:达芬霖)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以直接给他们用注射级别的生理盐水,也就是0.9%的氯化钠。用小滴管吸一点点,滴到宝宝鼻腔里面,可以起到滋润鼻腔的作用。针对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我们通常推荐使用儿童专用的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成人缓解鼻塞可以用羟甲唑啉鼻腔喷雾剂(5毫克/10毫升)。它可以减轻鼻黏膜充血的症状。很多时候鼻塞是因为鼻黏膜充血了,减轻充血症状就能缓解鼻塞。羟甲唑啉也有针对2~6岁儿童的剂型(1.25毫克/5毫升)。这个药每天最多使用两次,连续使用不要超过3天,因为有研究表明,如果连续使用此药物超过3天,它会有反弹效应,使鼻塞症状更严重。有人坐飞机时,由于气压的变化鼻塞会很严重,也可以用它来缓解症状。
4腹泻用药: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微生态调节剂腹泻,最怕的是脱水,所以腹泻时有必要补充电解质和水分,家中应备口服补液盐,必要时冲饮服用。
腹泻次数较多,伴有发烧、脓血便等情况时,就不能只服口服补液盐了,需要去看医生。如果呕吐严重无法进水或者无尿、少尿也应该立即就医,不能自己买强力止泻药来吃,如盐酸洛哌丁胺就属于强力止泻药的一种。要知道腹泻也是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之一,腹泻的过程也是把对人体不利的细菌或病毒排出去的过程,而强力止泻药是通过抑制肠道的反应,让肠道蠕动减缓来强行止泻的。也就是说,吃了强力止泻药后,病毒或细菌就排不出去了,这样反而不好。
5胃肠胀气:西甲硅油治疗胃肠胀气,可以使用西甲硅油,也叫二甲硅油。儿童和成人都可以用。它在肠道内起的作用是把肠道内的大气泡变成小气泡,并排出体外,我们也可以叫它消泡剂。这个药非常安全,婴儿也可以用,常用于缓解婴儿的肠绞痛症状。因为它只是在肠道内走一圈,不会被肠道吸收进血液,因此,不会有全身的副作用。
6便秘:开塞露、乳果糖开塞露的有效成分是甘油,属于刺激型泻药。它是通过肛门插入给药,药物润滑肠道并且刺激肠道进行排便反射,激发肠道蠕动而排便。短期使用相对安全,长期使用很可能会导致对药物的依赖性,形成没有强烈刺激就不肯排便的习惯。因此开塞露只能被偶尔用来缓解宿便。
乳果糖是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双糖,它是口服剂型,在肠道内不被吸收,但具有双糖的高渗透活性,可以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道而产生高渗效果,从而软化粪便以利于其排出,因此它是一种渗透性泻药,由于对肠壁没有刺激性,常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7缓解烧心反酸的药:碳酸氢钠、碳酸钙、铝碳酸镁、氢氧化铝、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胃烧心反酸的时候,可以服用一些抑酸剂,也就是抗酸的药物。常用的抗酸药物分三类:第一类药物能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食管黏膜的刺激腐蚀,这类药包括碳酸氢钠、碳酸钙、铝碳酸镁、氢氧化铝等;第二类药物可使胃酸分泌减少从而缓解症状,这类药包括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第三类是质子泵抑制剂,通过小肠吸收后,经血液循环,在胃壁富集,从而抑制胃酸,这类药物包括奥美拉唑等。
8外伤护理:碘伏、莫匹罗星软膏、创可贴人难免有摔伤、擦破皮的时候,这时一般不主张用酒精消毒,一是因为酒精有刺激性,会使伤口很痛;二是不利于伤口的恢复,通常推荐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洗掉伤口上的污渍。如果伤口有出血可以用棉签蘸碘伏去擦,所以家庭药箱里可以常备碘伏。但碘伏开封后保存时间很短,很快就挥发了,所以碘伏备一小瓶就行。如果伤口有出血状况,用碘伏擦过之后,可以用创可贴贴上,防止上边再粘上脏东西。另外,碘伏只能起消毒杀菌的作用,不能治疗细菌感染。如果伤口有脓包等细菌感染症状,可以用两种药膏:一个是红霉素软膏,一个是莫匹罗星软膏。这两个药虽然是抗生素,但属于比较不容易产生细菌耐药性的抗生素,而且它们本身就是外用药,使用起来相对安全有效,所以是非处方药。红药水和紫药水,目前国际上是禁用的。碘酒含酒精,擦伤口会很刺激,很疼,另外碘酒擦伤口也不利于伤口后期的恢复,目前也不主张使用。此外,民间有种做法是把庆大霉素的针剂打开后涂抹在伤口上,这种做法也不推荐。
来源:丁香医生、国家药监局、知乎
主编:伍晓晴执行主编:黄莹责任编辑: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