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方法治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350827.html毛囊囊肿和肿瘤(Cystsandneoplasmsofhairfollicle)
1粉刺2Winer扩张孔
3疣状角化不良瘤
4粉刺样痣
5外毛根鞘瘤
6外毛根鞘癌7毛囊漏斗部肿瘤
8基底样毛囊错构瘤9毛母质瘤
10纤维毛囊瘤11毛囊周围纤维瘤
12毛盘瘤
13毛囊瘤
14毛发腺瘤
15毛鞘棘皮瘤
16毛发上皮瘤17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
病例一
陈##,男,43岁,肛周肿物
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肛周肿物:灰红组织一块,大小1×0.8×0.5cm,全部制片。(蜡块备注:1#)
肿瘤边界清楚,膨胀性生长,主要为基底样细胞呈巢状排列,部分细胞巢内可见角化囊肿及黑色素。
(肛周)皮肤附件肿瘤,考虑毛发上皮瘤。细胞生长活跃,建议临床随访。
病例二
周##,男,63岁,面部肿物
灰白组织一块,大小2x1x1cm,切面灰白质韧。
基底样上皮芽蕾类似于毛球,镶嵌于中度致密的细胞性基质中,伴角囊肿形成及钙化。
(面部肿块)切除标本:皮肤附件良性肿瘤,考虑毛发上皮瘤伴角囊肿形成及钙化。
病例三
伍##,女,56岁,右下巴色素痣
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灰红组织一块,直径0.3cm,全部制片。
皮肤真皮层基底样细胞巢状、条索状增生,角囊肿多见,富含色素。
(右下巴)皮肤上皮性肿瘤(肿瘤直径约0.3cm),倾向毛发上皮瘤,需与基底细胞癌鉴别诊断。肿瘤紧贴切缘。
备注:毛发上皮瘤与基底细胞癌形态上有交叉,鉴别较困难,建议临床随访,必要时补充扩大切除。
病例四
黄##,女,16岁,右颈部肿物
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灰白组织1枚,直径0.5cm,全部制片。
基底样上皮芽蕾类似于毛球,镶嵌于中度致密的细胞性基质中,芽蕾内镶浓聚的成纤维细胞,即毛囊乳头间质小体,具特征性。
(右颈部)符合毛发上皮瘤。
病例五
黄##,男,21岁,额部皮疹10余年,无痒痛
角化过度伴角栓,表皮轻度增生,真皮浅层见肿瘤细胞团块,肿瘤与表皮相连,细胞呈基底样,可见较多黑素颗粒,收缩间隙不明显。
(额部)考虑毛发上皮瘤,未排除基底细胞癌,建议免疫组化Bcl-2、Ki-67检查。
关于毛发上皮瘤
毛发上皮瘤
(Trichoepithelioma)
-多见于孩童或青年。-好发于面部,亦可见于其他部位。-多为单发性结节,直径通常数毫米,偶可达1~2cm。-多发性皮损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好发于女性鼻唇沟区,称为囊性腺样上皮瘤(Epitheliomaadenoidescysticum)。-毛母细胞瘤(Trichoblastoma)特指不成熟的毛发上皮瘤,病理表现为丰富的基底样细胞芽、大量的毛囊乳头间质小体,以及缺乏角质囊肿。将毛发上皮瘤更名为毛母细胞瘤的原因,是因为词根“上皮瘤”命名含义不清,不能清楚表明其良性特征,当然词根“母细胞瘤”也不能特指毛母细胞瘤为良性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即为恶性肿瘤)。因此,多数学者提议:毛发上皮瘤和毛母细胞瘤组成良性毛源性肿瘤的谱系,代表着向毛胚的不同分化程度。
-真皮内限局性肿瘤。器官样、基底样细胞增生,镶嵌于嗜伊红细胞性基质中。-基底样细胞轻度增生形成的毛芽,大小与正常毛球相似。也可呈中度至显著的基底样细胞增生。-角质囊肿可见或不见。-毛干常不见,但偶可见纤细的毳毛毛干。-芽蕾可见基底样上皮内陷,内镶浓聚的成纤维细胞,即毛囊乳头间质小体,具特征性。-基底样上皮有或无突然角化,形成有或无颗粒层的角质囊肿。
-瘤体可含黑素细胞,产生程度不同的黑素聚集以及噬黑素细胞。
-角化型基底细胞癌:通常起源于表皮,可见局灶性黏液性基质、收缩间隙以及局灶性坏死。结合临床资料(如发病年龄)可资鉴别。-伴有角珠的皮肤鳞状细胞癌:无突然角化,缺乏基底样细胞特征,细胞异型性明显。
?end?
图
阳春病理云康
文
章
了解更多医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