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囊性病灶为主的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影像解

北京好治疗痤疮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111/8580082.html

No.1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ofbone,GCT)20~40岁多见;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膝关节上下、桡骨下段多见,常为反应骨及纤维组织形成的包壳所包绕,与周围组织有清楚的界限;肿瘤可侵犯关节软骨,但一般不穿过关节软骨,脊柱、骶骨也较常见;临床疼表现为局部痛、肿胀、压痛,邻近关节则活动下降,可有局部发热和静脉曲张,轻微外伤易病理骨折;5%~10%的骨巨细胞瘤呈侵袭性生长,肿瘤组织可以直接侵入肌肉、脂肪等组织,术后易复发;病理组织学上由单核细胞、巨细胞及由其聚合而成的多核巨细胞。Campanacci等()及王云钊()结合影像学表现和组织学基质细胞异型性将其分为3级:Ⅰ级(静止、非活跃)占10%,Ⅱ级(活跃)占70-80%,Ⅲ级(侵袭性)占20%。X线表现:骨质破坏

偏心性:晚期在中央

膨胀性:膨胀明显时只有薄层骨壳

分房型:多见,可见数量不等,纤细的骨嵴—皂泡状改变

溶骨型:少见,无皂泡状骨性间隔

破坏区内无钙化、骨化破坏边缘清楚但不锐利,无硬化边,无骨膜反应恶性征象

肿瘤边缘筛孔状和虫蚀状破坏,骨嵴残缺紊乱

骨分隔破坏,骨膜反应明显

侵犯软组织出现肿块等

CT:可清晰显示分房征像呈皂泡样改变,骨破坏与正常骨小梁交界处无骨增生硬化带,肿瘤内密度不均匀,可见低密度坏死区,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可有液--液平面MRI:肿瘤T1W1呈低或中等信号,T2W1多混杂信号,亚急性出血T1W1T2W1均高信号,慢性出血即含铁血黄素沉着表现均呈低信号,出血和液化坏死区可见液--液平面皂泡状改变骨端偏心性溶骨破坏骨巨细胞瘤(良性)骨巨细胞瘤(生长活跃型)骨巨细胞瘤(恶性)

CASE1

男性,23岁,主诉:右小腿上段疼痛伴右膝关节肿胀2月余

免疫组化结果:右胫骨肿瘤,骨巨细胞瘤。

CASE2

男性,22岁,主诉:左足背肿块6个月

免疫组化结果:左足跖骨肿瘤,骨巨细胞瘤

No.2

骨囊肿

骨囊肿(Bonecyst):溶骨性的含液骨囊性病变,病因不明。可能因素:外伤。或局部血供紊乱,导致骨质吸收及细胞外液充填。其囊内为棕色液体,外面为纤维包膜,周围为骨壁,囊内可有纤维分隔。青少年好发,最常见于20岁以下,男女比例约2-3:1;多发于长骨干骺端,以肱骨、股骨最多,两者约占70%。一般无症状或很轻微仅有隐痛,多因病理骨折而发现X线:长骨干骺端囊状透亮区大多呈圆形、卵圆形或柱形,边缘清晰,膨胀性生长,长径与骨长轴一致,其内无分隔,囊肿向外生长可使骨皮质变薄,边缘规则,外缘常有轻度骨增生,少见骨膜增生;大多数为单发,少数为多囊;易病理骨折,当骨折片插入囊内为特征性表现,常见「皮质嵌入征、碎片陷落征」:骨碎片向囊内移位,小的囊肿骨折后因骨痂生长而自行消失,大囊肿可因骨折变小CT:病灶内均匀液体密度,轻度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可见「碎片陷落征」MRI:囊内容物T1W1中等信号,T2W1高信号

No.3

转移性骨肿瘤

转移性骨肿瘤(Metasaticbonetumor):原发于其它脏器晚期恶性肿瘤,后经转移至全身骨骼的肿瘤;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主要经血行转移,常多发,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增高按照骨结构及密度变化可分为溶骨型、成骨型、混合型三型。溶骨型骨转移瘤:常呈多发性单纯溶骨性破坏,可伴有较大软组织肿块发生在脊柱时,常侵犯椎弓及附件,多椎体侵犯可呈跳跃式分布,脊椎的椎间隙多正常成骨性骨转移瘤:较少见,多发生于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或膀胱癌的腰椎及骨盆转移混合型骨转移瘤:溶骨性转移瘤与成骨性转移瘤共同存在影像表现:转移灶呈斑点状、棉絮状或象牙质样硬化影,边缘不整早期,小病灶常分布均匀,大病灶如棉花球状外观,骨小梁粗乱、增厚,间隙变窄甚至消失晚期,多发病灶相互融合,有时呈弥漫性硬化一般无软组织肿块,很少有骨膜反应

CASE1

男,58岁,前列腺癌治疗后发生骨转移(跳跃式椎体骨转移)

CASE2

男54岁,主诉:发现肺部占位9个月,近期腰痛并加重伴左下肢酸痛3月余

免疫组化诊断:左上肺癌伴左侧髂骨、坐骨及髋臼骨转移

No.4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dysplasiaofbone,FDB):正常骨组织被异常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和骨样组织代替;病变一般累及一侧单骨或多骨;单侧多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合并皮肤色素沉着和内分秘紊乱称Albright综合症幼年起病,发病缓慢,大部分就诊年龄在10-30岁左右,男性略多于女性;受累部位少,单骨无明显症状,有时可有肢体畸形、跛行、局部疼痛、肢体增粗、病理性骨折。头颅:头痛、鼻塞、听力下降、视力下降颅面部隆起畸形、眼眶间距增宽、骨性狮面。Albright综合症可有内分泌症状,性早熟、垂体功能障碍、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和皮肤色素沉着。X线:可总体上显示病变的范围,按其大体形态可分为四类:囊状、磨玻璃状、丝瓜筋状、虫蚀状CT表现:病骨增粗,隆突畸形骨皮质膨胀变薄、髓腔狭窄或闭塞、在长骨者病灶纵径大于横径;病灶在股骨中上段者可出现「拐杖样」畸形当病灶以纤维组织为主时,表现为囊状、分叶状或不规则异常低密度灶,边缘清晰、硬化,呈膨胀性生长;病灶较大时边缘可有骨嵴向内凸出,病灶呈分房状位于骨皮质内的梭形病灶,两端将骨皮质从中向内外分开并向内外膨胀呈「V」字形,又称皮质分叉征。病灶常合并病理骨折,骨折端骨痂形成缓慢可能与断端存在异常纤维组织有关MRI表现:较常规X线或CT检查更敏感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低、中或高信号,通常呈混杂信号囊状骨纤维结构不良

丝瓜筋状

No.5

动脉瘤样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bonecyst,ABC)是一种非肿瘤性单发的良性骨病,占原发骨肿瘤的1.0%;属于充血性膨胀性的溶骨性病变,病因为骨内血管静脉回流障碍造成血管床扩大和充血,或者外伤导致骨膜下血肿,逐渐形成ABC。多见于青少年5~20岁,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常有外伤史,病程发展快,通常不超过半年。多见长管状骨,股骨和胫骨多见,其次为扁骨和短管状骨;长骨受累时,以局部疼痛和肿块为主,可合并病理性骨折。病理:多个大小不一的囊状骨破坏,受累骨膨胀变形,常向软组织膨出,可见到中央粗大的骨嵴,边缘为壳状的骨膜骨或无钙化的骨膜。切面呈大小不一的蜂窝状囊腔,内含新鲜或陈旧血液,内部间隔由骨小梁和纤维组织构成。X线表现:可发生于任何骨胳,通常位于骨皮质,但多见于长骨和脊柱长骨:偏心性气泡样扩张,多见于干骺端,有时侵犯毗邻骨骺板。可突入周围软组织,病灶边缘可钙化或骨化,但差异很大,取决于生长的速度脊柱:膨胀明显,累及椎体后部或整个椎体,包括相邻的软组织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通常具有原发肿瘤的基本特征CT表现:对囊腔内容物的密度、周围软组织的侵犯及病灶周缘的钙化均较X线平片敏感对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可显示原发肿瘤的某些特征,同时也可能显示特征性的液-液平面MRI表现:显示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特征的最佳检查信号强度无规律性,通常以T1低信号,T2高信号为主同一病灶内相邻囊腔内的信号强度也可不一致,囊肿的边缘均呈薄而光整的低信号,囊肿内分隔显示不清可见囊腔内特征性的液-液平面

CASE1

男性,17岁,股骨远段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理示:动脉瘤样骨囊肿

CT示膨胀性骨质破坏,病变偏心,病变位于皮质内,呈气球样突出,病变被包绕于相对连续的骨膜新骨内MRI示:病灶于T1WI为中等不均匀信号,未见分隔;T2WI为高信号。可见边缘连续的骨壳

CASE2

女,21岁,右肩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半年

免疫组化示:「右肱骨近端病灶活检标本」:动脉瘤样骨囊肿

No.6

骨嗜酸性肉芽肿

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granulomaofbone,EGB)是一种良性骨肿瘤样病变,朗格汉斯细胞增多症(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LCH)不同的临床亚型之一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0岁以下约占80%;好发于颅骨、骨盆等扁骨,多为单发病变,有自愈倾向,多发性病变以脊柱最为好发。其次好发于四肢长骨,病变多累及干骺端和骨干骨髓腔,以膨胀性或钻孔样骨质破坏、大量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X线与CT:颅骨病变X线、CT表现为穿凿样或地图样骨质缺损或溶骨性破坏,边缘有硬化,病理上内外板破坏不完全时可见纽扣状死骨长骨病变好发于骨干和干骺端,很少累及骨骺,短管状骨好发于指骨X线和CT表现骨破坏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囊状骨质破坏,病变以髓腔内单房或多房破坏为主,部分病变轻度膨胀,沿纵轴扩展,常见层状或葱皮状骨膜反应另一种以多房溶骨性破坏为主,无骨膜反应。其出现机理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肉芽肿组织局部侵蚀并穿通骨皮质所致。MRI:发生于颅骨的病灶CT表现为颅骨穿凿样破坏,灶内可见到小碎骨片和脂质样密度,肿块在T1WI等-高信号,T2WI混杂信号,增强后扫描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MRI增强扫描可出现皮质旁软组织肿块及骨膜反应明显强化,呈「袖套征」,有学者认为「袖套征」是EGB的特征性表现

CASE1

男,6岁,体检发现左侧头顶部局部头皮下肿块3月余

CASE2

女性,11岁,有小腿中段肿胀半月余。(图片来源网络文献)

小结

发病年龄:儿童和青少年:单纯性骨囊肿,骨嗜酸性肉芽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中青年:骨巨细胞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中老年:溶骨性转移瘤发病部位:骨骺、长骨的外周:骨巨细胞瘤干骺端:单发性骨囊肿长骨骨干及中心:单发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嗜酸性肉芽肿多发性溶骨性骨破坏:转移瘤影像表现特点:骨质破坏:骨嗜酸性肉芽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巨细胞瘤、转移瘤骨膜反应:骨嗜酸性肉芽肿、骨巨细胞瘤(恶性)膨胀性生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囊内分隔: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巨细胞瘤、骨囊肿液-液平面:骨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骨质硬化边:骨嗜酸性肉芽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囊肿点击下方关键词即刻获取相应文章影像征象动图解剖血管压迫

肺绒癌腹内疝

脊髓肿瘤卵巢肿瘤

大气道肿瘤及肿瘤样变

肺囊性变踝关节MRI

影像技术、影像诊断专业

消化道造影良性纤维性肿瘤

肝囊变

胸片

Poland综合征骨脓肿

腕创伤

关节软骨创伤

骨肿瘤空洞

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肿瘤节细胞瘤

GPA

胃间质瘤先天下腔静脉畸形ABC

作者

影像super超

编辑

小雪球

责任编辑

彭龙

插图来源

作者提供

题图来源

站酷海洛

投稿转载

penglong_medical

hotmai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jiannanzhong.com/lzzl/9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